音樂吃到飽,又豈能吃到好

你以為自己無肉不歡,沒想到肚子先給澱粉佔一半。

音樂吃到飽,又豈能吃到好
Photo by Midjourney.

我太太不大喜歡我在 Mo-Mo-Paradise 點金針菇。

我可以理解她的理由──金針菇是太廉價的食材,對於吃到飽的消費而言很不划算。不過,壽喜燒的菇類選擇不多,比起杏鮑菇,我還是偏好金針菇多一些。

我並不熟悉餐飲批發價格,不過吃到飽業者應該很歡迎我這種會吃廉價食材的客人。從他們的點餐方式可以略窺一二:服務生會推菜車或端菜盤到桌邊推銷,但肉類你得自己掃 QR code。每盤肉上桌薄薄四五片,有些類似的餐廳還會限制你一次只能點幾盤。一個人的胃容量就那麼大,低成本食材佔比愈高,餐廳就愈賺。對業者來說,當然要想盡方法讓你看似有許多選擇,但卻被引導去食用低成本食材

在價位更高的其他自助式 buffet,我有幾次不只吃到飽,還吃到太飽、吃到胃食道逆流的經驗。後來我就儘量讓自己排除希望「吃回本」的心態,或是寧可選擇單點、每道菜有單價的餐廳。反正我不是大胃王,而且吃到飽檯面上選擇再多,好吃的也就那幾樣。

許多餐廳以自助式為名省下不少人力成本,換來的是堪慮的衛生環境。我無法不想像所有顧客都拿自己嘴巴碰過的杯緣去按壓同一個飲料機開關,或是用剝完蝦、吸吮過的手指拿取自助區的公用金屬夾(以及觸摸小火鍋店的瓦斯爐旋鈕)。有些餐廳為了空間利用效率,會把食材一格格緊密並置,造成鄰近食材和醬料彼此沾染的情形。看著顧客擠在小小的自助區取菜,我腦中浮現的卻是豬舍搶食的畫面。

雖然如此,我並不真的排斥吃到飽或自助式餐廳,不過這類商業模式的運作方式和對於顧客的影響就是如此。一邊提供表面上看似划算的選擇和體驗,一邊節省人力、控管食材,找出每人平均食用成本與定價之間的平衡。

這和音樂有什麼關係?

音樂如何吃到飽

和其他類型的吃到飽比起來,音樂串流普遍具備幾項特色:

  • 內容五花八門、日新月異、數量龐大,不像通勤月票或行動上網買的是種類單一的服務。
  • 承上,雖然內容龐雜,但不同串流平台的內容差異極小、獨家內容佔比極低。平台之間的差異化主要來自使用體驗和其所連結的生態系。
  • 就核心商業模式而言,一間餐廳的收益天花板來自座位數(或外場面積)、時段、翻桌率、客單價;一個音樂平台的收益天花板來自行動上網覆蓋率、音樂消費人口、服務市場規模、客單價。
  • 餐廳食材每一項都是獨立成本,吃不完的食材就算可以回收利用,一旦過期還是得報廢認列虧損;音樂則要有聆聽才算錢,沒人聽的音樂不需支付權利金,而每一首歌要支付的權利金通常是看聆聽比例而非聆聽數(有例外,後面再說明)。換言之,大胃王有可能把餐廳吃垮,但大「耳」王不大可能把平台聽垮(如果它垮了,八成是別的原因)。
  • 最重要的是:在一間經營良好的餐廳,顧客平均是無法「吃回本」的;然而串流平台的聽眾要「聽回本」卻是辦得到的。

我們來仔細檢視最後一點。目前 Spotify 支付權利人的單次串流分潤約為 0.003–0.005 美元之間,我們取較低者,假設一首歌平均長度 3 分鐘,並用調漲後的個人月費 10.99 進行計算。結果如下:

10.99 ÷ 0.003 ≒ 3,663(月費 10.99 美元足以支付 3,663 首歌曲的權利金)
3,663 × 3 = 10,989(3,663 首歌曲總計長達 10,989 分鐘)
10.989 ÷ 60 ≒ 183(10,989 約等於 183 小時)
183 ÷ 30 = 6.1(換算為每日 6.1 小時)

從上面計算來看,只要平均每日聆聽音樂超過 6.1 小時,你就聽回本了。但對於這些音樂的權利人而言,情況又不同了。我們可以想像兩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