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起爭議──性別平權的2018年

似乎 #MeToo 運動的成功愈大,接續而來的反作用力也愈大。一如去年初,全球超過 45 個音樂節聯名要在 2022 年達成參演名單男女各半的目標;到了年底,瑞典一個主打「男性止步」的全女性音樂節 Statement 卻背上性別歧視的罪名。也許是時候認清:立法修法或有階段性成功,社會人心則無。

用音樂起爭議──性別平權的2018年
Photo by Mercedes Mehling / Unsplash
對於那些想阻止我們發聲的人,我們給你一句話:『到此為止。』 
性別薪資不平等,『到此為止。』 
任何形式的騷擾,『到此為止。』

去年1月葛萊美頒獎典禮上最令人動容的一幕,莫過於影歌雙棲的黑人女星賈奈兒夢內(Janelle Monáe)以堅定而清晰的談吐,代表女性音樂人向業界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與仇女文化宣戰。這不單單是延續前一年 10 月韋恩斯坦事件引發的 #MeToo 串聯運動,也是對代表父權體制的川普政權就職屆滿一年的持續抗議行動。夢內演說完,隨即介紹歌手凱莎(Kesha)登台表演。在辛蒂露波(Cyndi Lauper)、卡蜜拉(Camila Cabello)等傑出女性藝人簇擁之下,凱莎聲淚俱下演唱入圍歌曲〈Praying〉,那是以自身遭性侵經驗寫成的一首歌,控訴的正是她的製作人 Dr. L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