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會過於隆重的活動形式:音樂產業論壇的策展思考

今年的貴人散步音樂節專業論壇,是我們把過去錯誤經驗「矯正」的嘗試。來看看我們是怎麼思考的。

一不小心就會過於隆重的活動形式:音樂產業論壇的策展思考
Photo by 蕭瑜倫 / LUCfest.

今年的貴人散步音樂節在幾天前告一段落了。如各位所知,《22 世紀衛星》這次在當中擔任了論壇主要策劃的角色,兩天內舉辦九個場次,共 33 位國內外講者出席。會後,很開心觀眾普遍給予我們相當高的評價。台灣音樂產業平時缺乏議題討論的風氣,正式舉辦的論壇活動反而是難得的場合。藉由這個機會,我想來分享一下這次論壇的執行架構和方法,作為拋磚引玉,一起提升同性質活動的品質。以下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也歡迎來討論。

我並不是一個舉辦知識類活動的專家。我會的事情主要來自過去七年執行公部門標案、以及同時間自己偶爾受邀擔任講者的經驗。從原本完全不懂開始自己摸索,可想而知裡頭有很多令人尷尬、皺眉的錯誤,它們包括但不限於:

  • 論壇策題侷限偏狹,無法反映時局變化。
  • 場次安排拖沓冗長。
  • 講者沒有意願或能力與其他講者對談,只想宣傳自己的公司和業務。
  • 論壇進行過程缺乏組織,流於漫談或閒聊。
  • 講者與觀眾之間知識落差太大。
  • 觀眾的提問嚴重離題。

那麼,要如何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呢?

形式:短時長可以治百病

我發現,論壇策展的第一項原則,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則,就是場次多、節奏快

理想情況下,論壇應盡可能百花齊放,呈現多元的題目、多元的講者陣容,讓觀眾接觸到各種聲音。尤其沒有核心議題的活動,更應如此設計。無論是台灣業界耳熟能詳的 SXSW、MIDEM、All That Matters,或是近年興起的 Music TectonicsMeasure of Music 皆會策劃數十個場次,甚至同一時段多舞台同步開講,熱鬧程度如同大型音樂節。這些論壇場次通常短小精悍,30 至 60 分鐘就換場,也不見得場場都有休息時間,相當緊湊。

我認為論壇是一個交流與分享觀點的場合,台上講者固然有其專業,但與觀眾之間絕非上對下的關係。音樂產業的論壇活動不像學術活動,絕大多數講者沒有教學和知識論述的背景,有時無法提供十足嚴謹或生動的內容。這使得所謂的「大師論壇」或場次少而時間長的設計往往效果不理想。首先,這會讓整個活動向特定主題傾斜,且過度放大少少幾位講者的重要性。這類型論壇的策展人和主持人更需要有能力有效組織內容、控制流程,講者本身也會背負一定的教育責任。另一方面,主辦方需要花費更多成本在這些講者身上,因為他們變成缺一不可的貴賓。但如果是前一段的情況,講者通常本身也是活動的觀眾,參與論壇是因為想表達意見或具備自我行銷目的,主辦方反而可以用提供曝光換取講者部分或全部自費參與,藉此省下昂貴的機酒與出席成本。換句話說,如果講者原本就沒有參加活動的欲望,活動也對其缺乏行銷誘因,那麼他們當然就會成為拿錢辦事的角色。這種情形尤常見於國際講者身上,愈是外國人不會主動參加的活動,就愈有可能發生。

舉例來說,SXSW 作為全球指標性的活動,其論壇自然對參加者而言成了結合公關好處與話題的熱門資源。為此,SXSW 會在活動幾個月前開放觀眾毛遂自薦,無論是要發表新書、雙人到四人對談、單人簡報或工作坊,皆有明確定義與執行方式。至於他們提供獲選者什麼好處?僅僅門票免費而已,住宿交通還是要自己搞定(不過 SXSW 門票最便宜也要台幣兩萬五,不無小補)。

這次在貴人散步的論壇,每一場次僅 40 分鐘,分別間隔 10 分鐘作為緩衝。40 分鐘字面上看起來很短,尤其當台上有一位主持人和三位與談人時,每個人發言的時間不到 10 分鐘。但正因如此,他們皆意識到自己必須講重點,而這也是我們在事前溝通不斷強調的(後面會說明)。同時,觀眾較能集中注意力,不致因為拖沓的節奏而心神渙散。

一般在辦理知識類活動時,觀眾問答(Q&A)似乎是固定環節,但這對 40 分鐘來說稍嫌奢侈,因此不在我們的預設流程中。我們會提示每位主持人,問答並非必要,但若講者們希望台上台下能夠互動,最多開放一兩個問題也就夠了。在《工作坊生存指南:如何設計、教授百發百中的工作坊》(The Workshop Survival Guide: How to Design & Teach Workshops That Work Every Time)一書中,作者指出問答環節固然能協助觀眾釐清一些疑惑,但它真正的目的是在時間不夠用時被刪掉。雖然該書主題是工作坊,但它講述的許多概念也適用於論壇、講座、課堂等知識傳授和交流的活動。依此邏輯看來,即使你原本設定了 10 分鐘的問答時間,一旦進度延遲,問答時間就應該隨之減少。畢竟活動提早結束關係還沒那麼大(除非提早太多),但活動晚結束可能就會造成一些人不便。

論壇不是課堂、不是投資簡報舞台,講者沒有義務確保觀眾百分之百的理解與認同。現場問答通常只有利於較有自信的觀眾,有時提問大離題也不好收拾,這些即使是準備了 Slido 之類的數位工具都不見得能完全解決。如果要滿足互動需求,最簡單的替代方案就是讓講者下台後很好找,觀眾可以趁換場的 10 分鐘向他們請益、交換名片。

短時長還有另一項好處,就是可以避免講者過度自我推銷。回顧我從前所辦過的幾場論壇,講者的自我推銷常常是破壞觀眾信任的主要原因。論壇是一個曝光和表現的場合,對於講者和主辦方來說多少都帶有行銷色彩,不大可能完全免除自我推銷的意圖,但還是得小心不要喧賓奪主。

在《工》一書開頭,作者強調工作坊的成敗取決於兩件事:觀眾的感受與收穫。以觀眾的感受來說,撇除某些非自願參加的情形,觀眾在活動一開始都會先抱持一定程度的信任和善意,交出他們寶貴的時間和注意力。然而這樣的心理狀態會隨著活動進行而高低起伏,身為主辦方(或策展人、講者等)的責任就是維繫信任和善意、並持續到活動結束。一旦有講者花了太長時間細數過去的豐功偉業或離題閒扯,觀眾的信任就會持續扣分,而其他講者也會不知所措,甚至在台上直接滑起手機來。如果講者在自我推銷時使用簡報,這種狀況更會一發不可收拾。站在筆電前、手拿簡報筆的講者彷彿自成一個世界,把呆坐沙發上的其他講者徹底隔離開來,形成一幅十分荒謬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