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靈魂音樂前沿二十載:專訪 SoulTracks 創辦人 Chris Rizik

談經營音樂媒體的理念、以及早已老化的靈魂樂如何在現代持續成長。

矗立靈魂音樂前沿二十載:專訪 SoulTracks 創辦人 Chris Rizik
Chris Rizik
📣
This is an interview with Chris Rizik, founder of SoulTracks. For the English version, please go here.

於 2003 年創立的美國靈魂音樂網站 SoulTracks,一直是我多年來獲取相關資訊的重要來源,這次很榮幸在二十週年之際訪問其創辦人 Chris Rizik。

Chris 年輕時就非常愛聽靈魂樂。他還在密西根州大學讀書時,很想從事音樂寫作,於是向當地最大的學生報社毛遂自薦、問他們需不需要有人寫靈魂樂評論,後來順利錄取。他一度考慮要以此為生,但又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會計系出身的他選擇從事本行,接著考上律師,再創辦風險投資公司。原本已經淡忘這項志趣的他,在 2000 年左右遇上網路興起,卻發現茫茫網海竟然沒有什麼關於靈魂樂的資訊。他出於興趣投了幾篇稿給一些網站刊登,結果竟然獲得 XM 電台賞識、邀請他去做一檔節目。不過 Chris 對於電台節目興趣缺缺,他喜歡的還是寫作。

2003 年的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他花五十美元從 eBay 買了一套軟體,開始自己架網站寫文章。當時他已有些經營創投的經驗,想要藉此把網站專業化,於是開始僱用作者、產出更多的評論和介紹內容。以一般電台的標準而言,當時的靈魂樂早就過氣了。但 Chris 認為 SoulTracks 可以創造出一個平行宇宙,讓仍然關注靈魂樂的聽眾依然有個地方可以獲取更多知識,更重要是讓他們發現靈魂樂還在不斷產出新作品和新的活動。


非常感謝你接受我的採訪邀約。我感到很榮幸,因為 SoulTracks 對我這種身在亞洲的靈魂樂迷與文字工作者而言,多年來一直是能夠更貼近這項文化的珍貴資源。

有趣的是,SoulTracks 創立於 2003 年,隔年我在 PTT 上開設了「RnB_Soul」板。PTT 是台灣非常有歷史的電子佈告欄系統,可說是台灣的 Reddit,而 RnB_Soul 是當中的一個子討論區。嚴格說來,在既存的架構上開板比從頭架網站簡單多了,但我想我們的初衷是一樣的──我們都感受到網路帶來的可能性,但在那時網路上卻沒有什麼地方在討論我們熱愛的音樂。

SoulTracks 誕生於部落格年代,所有人都開了自己的網站或部落格。我記得當時網路上的靈魂樂和黑人文化資源非常多,如今尚存的仍有 SoulBounceYouKnowIGotSoul、德國的 Sonic Soul 等,但不少網站已經停止運作。你認為 SoulTracks 得以屹立不搖長達二十年的原因是什麼?它有什麼特別的商業模式和財務結構,還是說它只是一個燃燒熱血的計劃,得靠你從創投賺來的錢養活?

很感謝邀請我參與這次的訪問。我創辦 SoulTracks 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我喜愛寫作、談論我鍾愛的音樂。更重要的是在 2003 年,作為粉絲的我在網路上找不到我要的資訊。所以我創辦 SoulTracks,開始為我自己而寫。但沒多久我就發現,其他人也有同樣的資訊需求,我們剛好能補上這個缺口。起初,SoulTracks 讓經典靈魂樂的粉絲可以得知他們喜愛的藝人近況──那些藝人在網路上很不活躍。後來我們找到更長遠的使命,是幫助粉絲接觸到新生代的靈魂音樂人,他們多半獨立經營,音樂雖好,卻得不到廣播電台和主流媒體青睞。我們於是把心力投注於銜接經典和當代的靈魂樂,希望能讓粉絲聽見這些沒沒無聞的新近藝人。

我們之所以能走過二十年,主要是因為我們堅持不懈。你說的沒錯,自我們成立至今大概有五十個以上的靈魂音樂網站開了又關,能留下來的(當中不乏很好的網站)都是堅持定期挖掘新音樂和發表文章的苦差事。幸好我有一群優秀的作者群,他們都和我一樣熱愛音樂,我們通常每天發表兩篇新文章,持續提供讀者有趣的新發行評論,避免長時間空窗。讀者每天上來 SoulTracks 都能看到新的內容,這很重要。

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什麼商業模式可言,單純只是我在空閒時間進行寫作而已。但後來就陸續接到唱片公司和藝人的聯繫,希望在 SoulTracks 上宣傳音樂,我們就開始刊登廣告。有了收入,我們就能聘請作者。我很幸運,有一份「日常工作」能讓我把 SoulTracks 當成使命,它只要自給自足,無需追求高額利潤。

雖然你總是對音樂懷抱熱情,經營網站和經營新創公司也很類似,但我想你還是得在日常工作與使命之間取得平衡,畢竟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通常年紀愈大就愈現實,會捨棄賺不了錢的事。所以你是怎麼兼顧的?有什麼特別的心法?

我在大約十五年前,得為 SoulTracks 的將來以及它在我生命中的位置做出抉擇。我決定它要有趣、啟發我的眼界,但要是我把它當生意、極盡所能賺錢,可能就會與此背道而馳了。我有可能得事事妥協,或轉型成標榜「生活美學」的媒體。我想做的是書寫靈魂樂,而我不認為存在著兼顧利潤與樂趣的方法。因此我只在夜晚和週末進行這項熱血計劃,並成立了另一間真正的新創公司「文藝復興風險投資」(Renaissance Venture Capital),作為我的日常工作。這項決定非常正確。我熱愛文藝復興這間公司,我們為底特律和密西根州貢獻良多。SoulTracks 則是我的娛樂。我曾下定決心,評估 SoulTracks 成敗的標準不在我是否從中獲利,而在我是否做得開心。如今過了二十年,我還是很開心。

你有什麼經營網站的日常例行公事嗎?帶我了解你一天或一週是怎麼度過的。

我每天都起得很早,隨即上網看看有什麼靈魂樂新聞值得報導。我也會打開數十封 email 來讀(我們每天約收到三百封),通常是藝人寄音樂來請我們評論。有了這些資料,我就可以把文章分派給作者去寫、或決定自己晚上來寫。

晚上我會重複同樣的工作,讓自己時時刻刻吸收新知、與世界各地的音樂人、公關、作者聯繫。接著我通常會寫一兩篇隔天要刊登的文章。我們的音樂總監 Melody Charles 會幫忙篩選每天收到音樂人寄來的的幾十份音樂,我們最後通常會挑出一兩個來寫。

長篇文章、編輯和 SoulTracks 的業務工作通常會在週末進行。幸好我妻子 Colette 是職業會計師,她負責管理網站的財務。

維持網站運作需要顧及許多環節,從作者、網站維護到商業洽談,每週大約有十二至十五人為 SoulTracks 工作。

我以前會閱讀許多 SoulTracks 的專輯評論和時事分析,尤其是你和 L. Michael Gipson 寫的文章。有趣的是,每篇評論的最後一句都會寫出作者對於該張專輯的評價高低。我還記得有極少數專輯的評價是「完全不推薦」。就我的了解,SoulTracks 過去二十年間為粉絲和音樂人打造出一個線上社群。你覺得「評價高低」是否影響 SoulTracks 與音樂人的關係、或受這樣的關係影響?舉例來說,你可能和某位音樂人是朋友,但他的新專輯不好聽。你要怎麼同時維持公信力、又不會讓人覺得難以親近?媒體能夠保持批判意識、又和音樂人當朋友嗎?

哈哈,你完全命中一項敏感議題。多年來,大家都很重視我們對於音樂和產業發表的看法。給予專輯評價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傳統。有些音樂人只要看到低於「高度推薦」(highly recommended)的評價等級就會很敏感,但也有人希望聽到我們真實的想法,作為改進的參考。無論如何,我們就只是表達看法而已。我們的評價沒有什麼神奇的力量。我們的讀者不是笨蛋,他們讀了我們寫的東西之後,也會有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經過這麼多年,我們撰寫音樂文章的方式,尤其是獨立音樂人的文章,已經變得更加周全。我們有時必須評論主流音樂人,因為讀者想看,而我們會寫得誠實尖銳,但不惡言相向。但對於還在努力找尋聽眾的獨立音樂人,我們會更願意全面篩選,只寫其中我們喜歡的音樂。向讀者介紹我們不喜歡的新進獨立音樂人沒什麼意義。在我們的篩選過程中(別忘了,我們只會從收到的音樂中挑出約 5% 來寫) ,我們更想把心力投注在真正喜愛的獨立音樂人身上,讓讀者可以看見他們。

近二十年前,你是怎麼決定要舉辦 SoulTracks 讀者票選獎(SoulTracks Readers’ Choice Awards)?它對於你和這個社群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