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獨立音樂圈的台灣觀點

專訪 DiAlmond Creative Agency 創辦人許景涵,深度討論韓國獨立音樂產業的從業經驗、第一手觀察、以及台灣音樂逆輸出的挑戰與機會。

韓國獨立音樂圈的台灣觀點

在你日常的娛樂體驗裡,韓國佔了多少比例?

我很晚很晚才對韓國文化產生一點興趣,或許是因為它並非我這個世代的青春養分,少女時代和 Wonder Girls 出道時我都二十好幾了。大概八年前,我忽然意識到韓國漸漸成為全球流行音樂震央的事實,加上工作上時常要思考「韓國能,為何台灣不能」或「台灣音樂能否逆輸出到韓國」之類的問題(看似都是無聊的老問題,但仍然值得思考),因此開始嘗試多聽多看,也去上了韓文課。不過在缺乏強烈誘因的情況下,我所能投入的時間並不多。每當遇到任何關於韓國音樂的問題,我還是只能求教於專業人士。

在這些專家當中,許景涵是我相當信賴的一位。在台北土生土長的她,因緣際會到了韓國唸書,一待就是十年。這期間,她慢慢成為連接台韓音樂的重要橋樑,包括多次在金音創作獎上擔任韓國評審的口譯、協助孫盛希翻唱李珍雅的〈Rum Pum Pum〉(這首好歌值得更多人知道)。俗稱韓國文策院的 KOCCA(正式名稱為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每年選拔 40 組重點推廣藝人,去年就有兩組與她合作,而她也是當中唯一一位外籍經紀人;原本旅居台灣的韓國音樂人李東熙,也在她的推動下回韓國發展,以專輯《一種分析辣椒素的方法》獲得韓國大眾音樂獎的肯定。

現在,她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 DiAlmond Creative Agency,持續與淺堤、鄭宜農、李東熙、李瀧等藝人合作。

以下是我和許景涵的對談,日期為今年 2 月 20 日。為了方便閱讀,內容經過適度修改刪減。


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你開始在韓國音樂產業工作?

我 2013 年搬到韓國,一開始是去念書。2019 年在那邊遇到 Orbis(傅鉛文),他聊了一下他在韓國想要做的事情,感覺我也會有興趣,似乎可以建立互補的合作關係。因為他有業界人脈,但他的韓語會話能力有限,所以我可以幫他做比較深度的溝通。我們合作開設了 OB Promotion House,一開始的目標是想帶一些我們都覺得很棒的韓國藝人到台灣,也把台灣很好的音樂介紹到包括韓國的其他國家。

2020年的時候,我跟他的合作重心從 OB Promotion 轉移到撞音樂這間公司。撞音樂是滾石唱片投資的,我們其實就是 agency。大概 40 歲以上、在這個業界待一、二十年的韓國業界人士,多少都有聽過滾石,知道他們在韓國還有分公司。我負責的工作是幫滾石引進韓國藝人,並協助他們的 A&R 和演出經紀工作。這些韓國藝人主要是自己創作,沒有簽廠牌,我們就媒合一些覺得適合的,讓滾石嘗試看看。

另外滾石自己的藝人像孫盛希,在韓國只要有發片或宣傳,我會幫忙做一些翻譯,推薦給業界人士。我們蠻早開始做這件事情,從《想見你》電視劇原聲帶大紅開始。因為孫盛希唱其中一首歌,所以我們當時都會推薦給業界的人,說這個女生是韓國華僑。

那後來怎麼會決定要出來自己做?

主要是因為公司在 2020 年成立,遇到疫情。我們本來預期的收入來源,其實有蠻大一部分是演出經紀,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這部分完全沒有辦法做,所以營收一直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再加上,那個時候我做的事情也不只韓國,台灣以外的所有國家只要有事情跟公司有關係,就幾乎由我來做。我後來就覺得比較想要更專注、把我的業務範圍縮小一點,但是我可以跟合作對象有更深刻的交流,能夠針對對方需求整合我掌握的國內外業界資源,協助彼此一起成長。

我們再把時間軸往前拉一點。你本來是唸民族學,怎麼會跑去韓國?

小時候的興趣是看所有專輯後面的 credit,高中就開始對音樂產業工作有憧憬。我那時聽的音樂主要是西洋,又以女生 singer-songwriter 居多,Tori Amos、Fiona Apple 這類的。自己聽有點無趣,我就很想要分享給很多人。高中的時候,我在校刊社也寫過樂評、介紹專輯,蠻想要當音樂線的記者。

本來我想唸政大新聞系,可是成績沒那麼好,最後進政大民族學系,唸的也蠻有趣開心的。但因為還是抱著那個想要成為音樂記者的夢想,所以我很努力地進了新聞輔系。我學分超修超級多,大四變得很閒,基本上不用再上任何課。可是因為每個學期還是有最低必修的學分,我就想,那不然學個可能以後會有用的東西吧。我想到韓文系有一門課,是開給外系學生修的韓文課。那時候想法很單純,已經有非常多人會講日文了,我覺得好像沒有必要學一個大家都會的東西,那學個韓文好了。沒想到這一學下去就不得了,變成我現在吃飯的工具。也因為起步比蠻多人早,熟練度也比較高,很多工作機會就會自動找上我。

我進了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後,遇到第二個讓我想要去韓國的契機。有一位大學姐是韓國人,某年帶了韓國當代創作國樂的二人組來師大表演,我去看了之後就被那個韓國傳統樂器的聲音震懾到。我超想學的!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自己在家裡研究起韓國的傳統音樂。也繼續學韓文,越學越有興趣。

畢業後,我要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的時候,忽然想起大學韓文課教授有提到韓國政府提供一筆全世界最優渥的外國人獎學金。我很幸運地拿到這筆獎學金,就去了梨花女子大學唸博士班。本來我很想趕快畢業、做自己的音樂,韓國大概待個三年五年差不多吧,結果沒想到一直到現在。

身為一名在韓國從事音樂工作的台灣人,這個身分帶來什麼樣的優勢和劣勢?

韓國人的確是排外,如果一開始就知道你的身份是外國人,他們會覺得有些話好像不適合跟你說。這件事情是在韓國音樂產業的外國人最大的障礙。我也曾經因為溝通不順而挫折,但是我現在算是已經克服了,那個劣勢轉成優勢。我已經可以跟韓國人蠻自在溝通,同時間還可以講中文,英文也有某個程度的底子,各方面的溝通可以做很多。

我現在可以穿梭在韓國跟台灣之間,來來回回,兩邊都有自己的人際網路,我也蠻享受現在這樣的工作方式。

如果也有台灣人嚮往去韓國音樂產業工作,你會給他什麼樣的建議?

先把韓文學好,第一步就是這個。再來是接地氣,要讓韓國人覺得你很融入他們的當地文化。最理想的方式還是來這裡生活一段時間,感受一下現實和期望有沒有落差。

我也曾經動過很短暫的念頭,想說是不是應該要投履歷去韓國音樂產業相關的公司。像我剛剛講的,語言溝通對我來說比較不是什麼障礙了,但是職場文化還是會讓我有壓力。他們很重視階級關係,壁壘分明,即使是在音樂產業這樣已經相對自由的產業還是一樣。我身邊有些韓國業界的朋友,我看他們工作的狀態也覺得好累。加上最近這一兩年韓國獨立音樂圈也有蠻大的變化,人事變動,公司版圖也有變化,現在好像不是一個很適合進場的時刻,可能還要再觀察一下。

說到公司版圖,你可以簡介一下韓國獨立音樂產業的版圖嗎?比方說哪些公司在主導這個產業的變化?

獨立圈目前有兩家最大的廠牌,一家叫做 MPMG,另外一家叫 Magic Strawberry Sound。Magic Strawberry Sound 現在最有名的團就是 SE SO NEON、Silica Gel、還有鮮于貞娥。MPMG 的話,今年跟去年大港的韓國團都是他們的,今年的叫 SURL,去年的叫 Lacuna。

這兩個廠牌旗下的子公司也很多。Magic Strawberry Sound 是廠牌也是經紀公司;它旗下有一個發行商叫做 Poclanos,專門經營獨立音樂的發行;還有一個新的演出企劃公司,四月要辦新的大型搖滾音樂節。

看起來他們是用主流公司的方式來經營獨立音樂。

可以這樣解釋。韓國很多產業都好像自然而然就變成集團的概念,他們已經很習慣這樣的經營模式。

之前 Mnet 電視頻道辦了一個樂團海選的節目,概念像《樂隊的夏天》。那個節目其實總策劃是 MPMG,所以他們有一個劇本,一定不會讓他們的藝人太早就輸掉。他們的確掌握媒體資源,他們的藝人發行,比如說在 Melon 上面露出,一定也相對有一些優勢。

你的工作較偏向獨立音樂。在韓國,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之間存在什麼樣的競爭或共生關係?感覺規模相差非常多。

對,規模差非常多,對彼此都不太有興趣。我覺得這件事跟台灣相比就非常有趣,因為這幾年我們常常都會不知道金音獎跟金曲獎的差別到底在哪。

但這類討論也就是這幾年,應該不會超過十年。

對,但韓國真的是非常非常明顯地壁壘分明。

我想到去年貴人散步有邀韓國製作人 250,他自己的表演是獨立音樂,但是他也能參與主流音樂的製作。

這種案例算是蠻少的,他的竄起其實也是近期發生的事情。除了他以外,這一兩年有些本來在獨立圈發展的創作歌手,也開始跨足幫主流歌手寫歌,例如為 TWICE 的〈Talk That Talk〉、〈Celebrate〉、〈GOT THE THRILLS〉作曲的 MRCH。

我在韓國這幾年工作看到,做獨立音樂的大部分人都非常窮。台灣相對於韓國的獨立音樂圈來講,應該有進步至少十年。我到現在,都還是常常看到弘大那一區的獨立音樂人幾乎所有事情都呈現 DIY 的狀態,CD、周邊商品都自己包裝。這件事情不是只有我講,很多台灣樂團去演出都是一樣的感覺。

但你剛剛有講,獨立圈也有大公司,所以這是一種獨立圈內貧富兩極的狀態?

對,大公司才有辦法把這些樂團做大。少數幾個被選進去,成為這些廠牌旗下藝人的人,才有這些資源可以慢慢壯大。

他不像台灣,靠自己樂團運作也有機會變大。

是,而且大部分的樂團沒有運作的概念。我非常希望可以多促成台灣跟韓國獨立音樂人交流,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覺得雙方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比方說韓國獨立音樂人大部分功力非常深厚,音樂性很強,演奏功力平均累積的時間也比台灣人長很多。主要是因為韓國學校有非常多的實用音樂系,從教育累積起來。很多人高中去補習,就是為了想要唸實用音樂科。他們就是想要當樂手,想要做全職音樂人。

從這個科系出來的成功例子不少,蠻多人跨足 K-Pop 圈去當職業樂手。會選擇走獨立的,通常是想要做自己的創作、發表自己的作品、組自己的樂團。這種人大部分都還是有點苦哈哈的,但是他們的工作也沒有脫離音樂產業,還是可以教課、可以接到一些小型演出的案子,只是相對地錢比較少。

可以說是他們比較不擅經營嗎?

完全沒有經營。相較於這些人,我這幾年比較頻繁有機會回台灣接觸一些台灣樂團的時候,就覺得每個樂團都把自己當成公司在經營。每個團員都有不同的角色,有人負責管錢,有人負責公關。我覺得很不得了,很想要告訴韓國人說台灣人是這樣做的。但是同時我也有點好奇,這樣搞真的有時間練團嗎?

我想到《Vox》記者芮貝卡.詹寧斯(Rebecca Jennings)上個月發表了一篇文章叫〈如今人人都在出賣自我〉(Everyone’s a sellout now)。它的大意是,這年代的音樂人必須多才多藝,你要去拍 TikTok、做很多自我推銷;但是反過來看,其實你沒有時間練習音樂。音樂人越來越像要方方面面思考的企業家,但是跟企業家不同的是,音樂人的產品必須自己做。當音樂人把時間拿去行銷,很自然會變成你用越來越強的行銷能力賣一個越來越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