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通訊 #22: 串流營養成分
在眾聲喧嘩的流量時代,我選擇一個人對牆壁練球。
最近老高的抄襲爭議甚囂塵上,有人談起創作取材的法律問題,有人分析網紅人設與受眾的關係。
知識落差是許多商業行為的基礎,教育、翻譯其實也是其中一部分。只是我覺得流量常常使人瘋狂,看過太多隨手拼貼二手資訊和觀點的行為。即便有著作權法作為底線,真正缺乏的卻是在這個時代以分享、整理、傳遞資訊作為商業行為的職業道德。長期下來,造成這些工作付出的勞力很廉價;然而一旦掌握流量,它的品牌價值竟又能翻倍再翻倍。前者莫不希望能成為後者,成功的卻寥寥可數,價值過於集中於一小撮人身上。
比起在社群上發文的躁動與期待(按讚和留言湧進的)心情,我很珍惜寫電子報時的安靜感,因為這裡什麼也沒有,只有一片空白和我自己。或者該說,我是強迫自己去面對自己。學過桌球或網球的人,常常必須一個人對著牆壁練習,那就很像我在做的事。每一段寫出去的文字,都會反彈回來問我:「這是你自己想到的觀點嗎?」、「如果你只是拼湊別人的話,那有什麼價值可言?」、「這個想法會不會太武斷、有證據嗎?」、「這麼強烈的批評,是不是有點過分了?」、「這麼複雜紊亂的句子,讀者接得住嗎?」
我總是被這些問題反殺,搞得動輒得咎,或許也透露了我心底深層的冒牌者症候群、完美主義和工作潔癖,坦白說不見得是好事。過去這幾個月來,你應該很少看到我在電子報裡分享「純新聞」,原因就在這裡。任何人都很容易對事物產生意見、很容易轉述資訊,但要把這些意見與資訊精準置於自己和他人思考體系的座標上,串接出更多意義的脈絡,就不那麼容易了。
我選擇這一條比較難走的路,希望得出的結果對你也是有特別意義的。
⭐ 專題:音樂吃到飽,又豈能吃到好
我太太不大喜歡我在 Mo-Mo-Paradise 點金針菇。
我可以理解她的理由──金針菇是太廉價的食材,對於吃到飽的消費而言很不划算。不過,壽喜燒的菇類選擇不多,比起杏鮑菇,我還是偏好金針菇多一些。
我並不熟悉餐飲批發價格,不過吃到飽業者應該很歡迎我這種會吃廉價食材的客人。從他們的點餐方式可以略窺一二:服務生會推菜車或端菜盤到桌邊推銷,但肉類你得自己掃 QR code。每盤肉上桌薄薄四五片,有些類似的餐廳還會限制你一次只能點幾盤。一個人的胃容量就那麼大,低成本食材佔比愈高,餐廳就愈賺。對業者來說,當然要想盡方法讓你看似有許多選擇,但卻被引導去食用低成本食材。
在價位更高的其他自助式 buffet,我有幾次不只吃到飽,還吃到太飽、吃到胃食道逆流的經驗。後來我就儘量讓自己排除希望「吃回本」的心態,或是寧可選擇單點、每道菜有單價的餐廳。反正我不是大胃王,而且吃到飽檯面上選擇再多,好吃的也就那幾樣。
許多餐廳以自助式為名省下不少人力成本,換來的是堪慮的衛生環境。我無法不想像所有顧客都拿自己嘴巴碰過的杯緣去按壓同一個飲料機開關,或是用剝完蝦、吸吮過的手指拿取自助區的公用金屬夾(以及觸摸小火鍋店的瓦斯爐旋鈕)。有些餐廳為了空間利用效率,會把食材一格格緊密並置,造成鄰近食材和醬料彼此沾染的情形。看著顧客擠在小小的自助區取菜,我腦中浮現的卻是豬舍搶食的畫面。
雖然如此,我並不真的排斥吃到飽或自助式餐廳,不過這類商業模式的運作方式和對於顧客的影響就是如此。一邊提供表面上看似划算的選擇和體驗,一邊節省人力、控管食材,找出每人平均食用成本與定價之間的平衡。
這和音樂有什麼關係?……(👇 點擊下圖閱讀全文)
👂 新歌推薦
英國 Neo-Soul 新人 Slowe 帶來鬆軟甜美的首張專輯《Where the Mind Wanders》。典型的唱作歌手是她的創作啟蒙(Jeff Buckley、Laura Marling),而後轉向結合經典嘻哈與 Neo-Soul 的單打獨鬥(J Dilla、Erykah Badu)。無論想要深層聽覺按摩或舒服的工作背景音,都很適合。
洛杉磯實驗爵士樂團 High Pulp 專輯《Days in the Desert》以家鄉附近的莫哈韋沙漠(Mojave Desert)為靈感,將沙漠中的獨自前行想像成對於自己現狀的心靈拷問。當中邀來的嘉賓如 Brandee Younger、MonoNeon、Daedelus 都是我的心頭好,同時也展現 High Pulp 能夠跨界到電音和獨立搖滾的延展度。
十年前出道時被譽為「空靈系靈魂女伶」的加拿大電子音樂人 Jessy Lanza,新作《Love Hallucination》(愛的幻覺)依然具備豐富的碎拍節奏和搶耳低音線條,整體編曲更為簡練克制,卻比從前還要溫暖私密。我覺得聽起來像眼前戴上一片濾鏡,房間的顏色與形狀似乎朦朧魔幻了起來。
我沒想過自己會喜歡 Carly Rae Jepsen 的音樂,畢竟從〈Call Me Maybe〉以來,她大多都做一些充滿八零塑膠味十足的活力流行樂,主打女性戀愛心情,實在不是我的菜。新專輯《The Loveliest Time》從開場的帥氣唱法就讓我便為驚艷,接著發現它在大量電子音樂元素舖陳中散發成熟而多樣的情緒表現,算是近期最意外的一張專輯。
然而本週真正震撼到我的,非 Beverly Glenn-Copeland 的《The Ones Ahead》莫屬。這位高齡近 80 歲的跨性別黑人創作歌手的傳奇故事,在前些時候就已引發不少討論。聽他的音樂一開始真會困惑,這是古典樂?福音?靈魂樂?New Age?歌者到底是什麼文化背景?但愈聽下去,就愈忘記要追究這些事,因為他的音樂包容力太強,那種美麗自成一格又滿富靈性,好像能解答生命的任何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