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通訊 #8: 公共討論的邀請函

即日起開放付費讀者加入 Discord 社群。

讀者通訊 #8: 公共討論的邀請函
Photo by Midjourney

本週一,美國公共廣播電台《World Cafe》podcast 討論了當代的 R&B 音樂場景,當中有一段提到文化背景對於音樂認知的影響:

R&B 通常得不到應有的評價,尤其是來自搖滾樂評人甚至更廣大的非非裔樂評人的青睞。想想看那些廣受好評的專輯,比如《花椒軍曹與寂寞芳心俱樂部》和《寵物之聲》[1]等普遍認為藝術成就最高的專輯,很少有 R&B 專輯能夠躋身當中。……R&B 音樂主要描寫黑人浪漫愛情的點點滴滴,是白人搖滾樂評無法理解或感同身受的。

我們如何形塑對於不同文化的好惡與認知?這一直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過去我在幾次講座都提過白人與黑人在音樂史觀上的差異,雙方心中的流行音樂內涵與發展的時間軸相當不同,卻很少人提起。我們常常誤以為流行音樂的觀點與歷史就只有一種說法。

搖滾音樂史專家 John Covach 在線上課程平台 Coursera 開設相關課程。身為白人,他的態度很值得我們參考:

本週我們會講解六零年代背景下的 Motown 和 Stax 唱片公司[2],以及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的音樂,也就是六零年代中期的黑人流行音樂史。在開始之前,我想先提幾件事,以便在講到這類音樂的時候可以釐清重點。首先我們要來討論一項重要的問題,就是種族問題,以及這個問題在本課的內容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我想在美國,沒有什麼問題比種族更敏感、引起的爭論更多。所以我們講這類話題要謹慎,我們不想給人錯誤的印象或者提供錯誤的訊息。尤其是像我這樣的人,很顯然是一個白人在談論黑人音樂。可能有人會說,像我這樣的人不可能真正理解黑人的經歷,也就不能真正理解黑人音樂所試圖表達的東西。也許對,也許不對,人們可以有自己的見解。但對我們來說,還好我們不需要擔心這點,因為我們真正要講的是作為搖滾一部分的黑人流行音樂的歷史。而且我覺得,搖滾樂初期主要的客群是白人青少年、白人聽眾,這說法並不過分。……但我承認,或者說是事先聲明,我們是將黑人流行音樂作為搖滾歷史的一部分來講解。我已經主張了很長一段時間,希望我的學界朋友能夠有人採納我的以下建議:我們真的需要寫一本專門講黑人流行音樂的教科書,而不是將 Motown、Stax 以及詹姆斯布朗這樣的人放入搖滾歷史中講解。在我們現在講的內容中,他們是搖滾史的一個側面,是在以搖滾樂為中心的觀察角度中有意思的部分,而不是以黑人流行音樂為中心,將搖滾、爵士或者西部鄉村音樂視為次要的。如果真的能聚焦在黑人流行音樂,那會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聚焦於黑人流行樂的書,可能會與我本週在課程中討論六零年代的方式截然不同。

不過,膚色不見得能完全代表文化背景。另一個 podcast《The Buzz: The JJA Podcast》本週也探討了這個問題,三位爵士樂評人(兩位白人、一位黑人)指出生活的地區、年齡等皆是可能影響的因素。

我對於流行音樂的看法,很大一部份來自我很早就接觸到黑人樂評人與黑人音樂聽眾解讀流行音樂的方式。自從二十年前網路資訊開始爆炸,創立於 2003 年的 SoulTracks 網站一直是我汲取大量靈魂音樂資訊的重要寶庫。或許是這個原因,讓我在聆聽音樂時所重視的元素與許多人不同,而我想每個人都可以試著分析自己的品味究竟是如何建構起來。換句話說,品味當然主觀,但主觀背後必然有其原因。下週的電子報,我會採訪 SoulTracks 的創辦人 Chris Rizik。有趣的是,他不但是白人,正職甚至是與音樂毫不相干的創投公司負責人,專長為會計與法律。我希望從中了解他如何經營這樣一個較為小眾的音樂媒體、如何看待靈魂樂這種經歷衰退老化而今又以各種面貌復甦的類型。

註釋


  1. 即《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和《Pet Sounds》,分別為披頭四(The Beatles)與海灘男孩(The Beach Boys)的專輯。 ↩︎

  2. 分別創立於美國底特律市和孟菲斯市,皆為六零年代靈魂樂的經典音樂廠牌。 ↩︎


22 世紀衛星專屬社群即日起開放加入申請

早在一年前開始構思這份電子報的內容時,我就希望能建立一個讓同好盡情自由討論的線上社群。我可以再引用唐鳳的話來說明背後的原因:

選擇自學的學生,更需要參加社群或是其他活動,才不會有孤軍奮戰的感覺。不把一件事想通的擔子放在個人身上,把英雄的想像拆解掉,不會有特定領域的貢獻一定要有卓越才能的個人才可以做到。用共創取代競爭,用拼圖概念取代背誦單一標準答案,每一個人的主觀經驗是珍貴且無法替代的。

也就是說,我有自覺不可能給予所有讀者 100% 正確且全面的產業知識和觀點,需要靠大量的群眾參與來補足,也比較不會讓我有一種自說自話的感覺。

不過,這個社群必須跳脫台灣傳統上使用社群媒體的習慣,尤其在討論方向和成員參與度的控管上需要特別小心。我希望鼓勵理性思辨、禮貌對話、勇敢提問,同時排拒八卦、謠言、謾罵等不良內容。對我來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付費和非傳統慣用平台作為門檻,以保證參與者都有付出一定努力的意願。 畢竟要加入 Facebook 社團或 LINE 群太容易,容易流於隨便;而珍貴的卻是願意花時間力氣認真討論事情的心意。

這裡所說的付費,不需要你額外掏錢。只要你是 22 世紀衛星的付費讀者,即日起就可以申請加入我們的 Discord 專屬社群。目前因為量體不大,我們採取人工認證的方式,流程上稍嫌繁瑣;若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告訴我們。


產業快訊

調整 podcast 腳步,Spotify 重整旗鼓

3 月 8 日(下週三),Spotify 將再度舉辦產品發佈會「Stream On」。

年初他們比照各大科技公司進行一波裁員,執行長 Daniel Ek 於 Q4 電話會議上坦承過去一年過度樂觀而做了太冒險的投資,並宣示今年將是 Spotify 的「效率年」。此外,2018 年進入 Spotify 擔任內容長、在先前大幅開發 podcast 市場策略上扮演關鍵角色的 Dawn Ostroff 也已離職。podcast 近年來的內容與消費成長,顯然尚無法在短期內有效轉換成相應的利潤回報。因此 Spotify 現階段必須放緩至今為止在這個領域的內容投資、改採更穩健的長遠策略,同時將資金用做其他功能或市場開發。

我蠻期待「Stream On」會端出什麼令人耳目一新的菜,光是在二月,Spotify 就已推出兩項新功能:代幣歌單(token-enabled playlsits)和 AI DJ

雖然加密貨幣仍處於熊市,如今也很少聽說哪位藝人推出新的 NFT,但代幣的解鎖功能仍然具有強大威力,等同手握某種通行證或高級會員卡。目前 Spotify 已與環球音樂旗下虛擬樂團 KINGSHIP 及幾個加密社群合作推出代幣歌單,但我想接下來的問題會是:歌單既泛濫又難以主張著作權,解鎖歌單究竟有什麼價值?至於 AI DJ,則是以 Spotify 著名的演算法為核心,搭配 text-to-speech 變成可以用語音介紹音樂的個人化電台 DJ。這兩項功能都還在測試中,台灣尚未開放使用。


新歌推薦

Brad Allen Williams 不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但卻以製作人和吉他手身份參與過好幾位靈魂樂及爵士樂巨星的作品,比如 Brittany Howard、Bilal、Nate Smith、José James,內行人就知道這些都是把另類做到影響主流的超凡人物。《œconomy》是一張以即興出發的實驗電子專輯,但卻意外地動聽。除了合成器編曲豐富的層次,邀來的弦樂組更賦予劇力萬鈞的旋律,加上偶有知名爵士樂鼓手 Mark Guiliana 坐鎮,是變化繁複、驚喜連連的作品。

推薦曲:〈an artifice〉、〈tecnologia〉

2004 年去世的 Sipho Gumede 是南非爵士音樂大師。根據 Bandcamp 對於這張 EP 的介紹,專門挖掘珍稀音樂的廠牌 Vive La Musique 創辦人 Aroop Roy 當初為了收藏〈Uthinina〉這首歌的實體唱片,花了三年時間找到其製作人 Greg Cutler,後來發現他手上握有大量不為人知的南非音樂母帶。《Something to Say》收錄了 Sipho Gumede 於八零年代錄製的四首曲子,可說是用南非文化來詮釋 Disco 的佳作。

推薦曲:〈Something To Say〉、〈Uthinina〉

其他重要發行


RIP

前幾天在 Facebook 上看到消息,香港音樂人關勁松因病去世,享年五十有三。他是香港首支 Indie-Pop 樂隊 AMK 成員、獨立廠牌維港唱片(旗下最有名的樂團為 My Little Airport)的創始成員,也是電台主持人與樂評人。

十年前我在做獨立唱片代理工作時與他算是同事,曾見過一兩次面,但完全不知他的傳奇經歷,他本人毫無前輩架子。

這幾天 AMK 已緊急將過往專輯上架到 Spotify,你也可以閱讀香港樂評人袁智聰對他的緬懷


感謝你看到這裡!喜歡的話,在下面按讚或到網站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