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alid:易感心靈的青春畢冊

當美國黑人歌手 Khalid 在 2017 年推出名為《American Teen》的首張專輯時,他所欲代言的「美式青春」於我們乍看是那麼陌生,但內裡其實不難引起廣大共鳴。

Khalid:易感心靈的青春畢冊

青春向來是流行音樂的關鍵詞,青春的畫面大抵就是人們對於流行音樂的過份美好想像。台灣人們口中的青春一部份來自歐美,那種打破表面常規的率性衝勁,背後是疏離憂鬱;另一部份則從日本移植來透明纖細的校園故事,沒命似奔跑揮灑亮晶晶汗水。無論怎麼想像,青春的本質都建立在人生頭一回找尋自我存在意義的過程。任何的徬徨、承諾、掏心、縱身,都是前所未有。所以當美國黑人歌手 Khalid 在 2017 年推出名為《American Teen》的首張專輯時,他所欲代言的「美式青春」於我們乍看是那麼陌生(畢竟,黑人青年多的是愛談人生征戰與浪漫情趣,少有人直面惆悵的青澀),但內裡其實不難引起廣大共鳴。

This post is for paying subscribers onl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Subscribe to 22世紀衛星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