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於應付所有人的 2023 年葛萊美獎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場頒獎典禮,你都會承認它真的很忙。

窮於應付所有人的 2023 年葛萊美獎
2023 葛萊美年度專輯頒獎人:一名來自加拿大的阿嬤級粉絲 Reina Lafantaisie。(圖片來源:YouTube
👋
22 世紀衛星為專門討論音樂產業與文化的電子報,立即訂閱以接收第一手資訊。

我家沒有安裝第四台或 MOD 之類的機上盒,但我從 2016 到 2019 年完整看了連續四年的葛萊美頒獎典禮。原因是我在朋友介紹下,加入台視轉播葛萊美獎的字幕翻譯團隊(後來我才知道,這種轉播不見得是獨家授權),因此不只看了典禮,連腳本細節也十分熟悉。印象中非常深刻的是,第一年就抽到要負責我鍾愛的當代嘻哈傳奇肯卓克・拉瑪(Kendrick Lamar)演出段落,其中包含兩首已發行歌曲和一首現場 freestyle。如果你稍微聽過肯卓克・拉瑪的音樂、知道他喜愛複雜的敘事與大量用典,就可以想像這對於當時還沒有太多專業翻譯經驗的我有多恐怖。幸好網路上總是有閒著沒事做的大神,直播一結束就在 Genius 網站貼出完整歌詞,極困難的黑人俚語聽譯瞬間降到筆譯等級。

2020 年後團隊因故沒有再執行這項工作,我也就有三年的時間沒看葛萊美獎。直到前幾天看到 LINE 轉播的消息(加上要寫這份電子報),臨時決定完整收看台灣時間昨天早上的直播。

基於台灣樂迷品味的變化,我相信關心葛萊美獎的台灣樂迷數量一定大不如前了。你現在也無法在唱片行買到跨廠牌發行的《葛萊美的喝采》(Grammy Nominees)合輯,因為 2020 年後就已默默停止全球發行。不過葛萊美獎依然是觀察美國音樂產業的有趣切入點,對於喜歡舉辦頒獎典禮的台灣而言也依然很有指標意義。

金曲獎在這幾年遇到很大的認同危機,諸如市場分眾化、專業度與市場性的拔河、世代交替,這些在葛萊美獎可能只有更嚴重,即便後者的投票人數是前者的百倍以上。33 歲的金曲獎邁入青壯年,65 歲的葛萊美則屆退休年紀。中心化的大型頒獎典禮與電視轉播在 2023 年可以列入考古學範疇了,而疫情加速了它們衰退的進程。從下方我們整理的收視人數變化圖中可看出,過去十年大型頒獎典禮已風光不再,2020 年後更顯得一去不復返。


2021 年葛萊美獎在疫情影響下採小規模舉辦,也少了觀眾的參與感;2022 年回歸大型場地,但收視仍不見起色,這想必造成主辦單位的嚴重焦慮。昨天在觀賞轉播的同時,我很難不注意到各種規劃與獎項結果背後存在比從前更極端的拉扯,甚至是刻意要討好某些族群似的。這並不是錯的,只是觀眾能明顯感受到其中的千辛萬苦。其中一項是對於 TikTok 世代的喊話,包括不少 TikTok 截圖和意識到年輕粉絲缺乏歷史感的發言:

你在 TikTok 上聽到的這些歌都是有人創作出來的!如果你不知道,Google 一下。

整場典禮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可能不是誰的得獎感言,反而是主持人崔佛・諾亞(Trevor Noah)這段話。因為是憑記憶寫下,原句也許不完全一樣,但八九不離十。

流行音樂這種藝術,從來都是要與群眾對話才有意義,歌曲也是因此才具有藝術性與影響力。即使頒獎典禮是為了榮耀這些藝術家,沒有人看的頒獎典禮就算可以讓從業者取暖,最終也會失去重量而煙消雲散。這是所有大型頒獎典禮都不可能不考慮的問題,也會直接反映到所有演出的安排甚至獎項結果。而今年葛萊美獎用一種粗暴直接的方式來處理這問題──讓粉絲討論入圍名單的過程搬上舞台、最後甚至當上頒獎人。

這裡稍微為沒有收看轉播的讀者解釋一下:主辦單位找來十名粉絲,分別支持不同的年度專輯入圍者,事前安排他們圍圓桌討論誰才應該得獎,過程拍成影片在典禮上播放。這十名粉絲也出現在典禮現場,最後在頒發年度專輯時,崔佛・諾亞邀請他們上台一同見證結果。坦白說,這些橋段大多數時候都令人不耐,畢竟根本沒人知道他們到底是誰。他們對於音樂的討論除了展現熱情之外,多半也乏善可陳(但坦白說,台灣許多音樂獎項的評審過程不見得有好到哪去)。然而當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 78 歲哈利(Harry Styles)粉絲 Reina Lafantaisie 唸出得獎者就是自己的偶像時,我們才明白主辦單位梗舖了老半天就是在等這一刻。

照本宣科的頒獎典禮,最渴望的莫過於真情流露一瞬間。最佳流行組合/團體表演獎由山姆・史密斯(Sam Smith)和 Kim Petras 描寫淫穢婚外情的〈Unholy〉拿下,Kim Petras 成為第一位獲得此獎的跨性別音樂人(第一位獲得葛萊美獎的跨性別音樂人則是曾為庫柏力克《鬼店》與《發條橘子》配樂的合成器先鋒 Wendy Carlos),她對於瑪丹娜與 Sophie 等推動樂壇性別平權的前輩致謝的感言獲得滿堂采。至於原先外界期待能獲得平反、抱回年度專輯的碧昂絲,最終仍無法跨越四大獎(年度專輯、年度唱片、年度歌曲、最佳新人)障礙,「只」拿下其他四座獎,締造史上單一藝人生涯最多葛萊美獎座紀錄。她在獲頒最佳舞曲/電音專輯時,也把榮耀獻給創造出這項類型的酷兒社群

時隔六年,碧昂絲再度與愛黛兒共同角逐年度專輯。碧昂絲同樣失手,卻同樣獲得他人的至高讚譽。命運的劇本稍微不同,但歷史怎麼可以相似地如此驚人。

性別平權完全是今年的話題主軸,包括布蘭迪・卡莉(Brandi Carlile)的表演是由她的妻女介紹出場。但在另一頭,脫口秀巨星戴夫・查普爾(Dave Chappelle)爆發恐跨爭議的 Netflix 演出卻得了最佳喜劇專輯。我只能說,去中心化的葛萊美獎真的很忙,要服務的對象太廣。

他們一方面試圖與年輕人互動,一方面推出嘻哈五十週年紀念組曲,從祖師爺級的閃手大師(Grandmaster Flash)以降,DJ Jazzy Jeff、Run-DMC、Queen Latifah、Missy Elliott 到 Lil Uzi Vert 等跨世代藝人同聚一堂(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捨 Questlove 其誰)。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也難得上台演出,偕鄉村搖滾歌手克里斯・斯特普爾頓(Chris Stapleton,必須說他和史提夫・汪達合唱〈Higher Ground〉真是意外合拍)、大人小孩雙拍擋(Boyz II Men)主唱 Wanya Morris 的兒子美聲團 WanMor 一起向摩城唱片(Motown Records)致敬。看到高齡 93 歲的摩城創辦人 Berry Gordy Jr. 與前副總裁史摩基・羅賓遜(Smokey Robinson)身子硬朗,還是頗為感動的。

即使是頒發最佳舞曲/電音專輯或最佳都市音樂專輯(Best Música Urbana Album)這種分眾類型獎項,事實上卻像是為流行巨星預備的舞台,畢竟最後得獎的是碧昂絲和 Bad Bunny。藍調老將邦妮・瑞特(Bonnie Raitt)與爵士新秀 Samara Joy 分別奪得年度歌曲和最佳新人,不僅她們深感意外,眾人也跌破眼鏡。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盡可能顧到了各種族群,但也讓人頗為混亂。這主要還是因為其廣大的投票基數導致,混亂才是世界實像。國內大型音樂獎項習於以小評審團強制結果預先定調,雜音較少但總有人為斧鑿痕跡。孰優孰劣?難以三言兩語評斷。

葛萊美獎的奮力一搏,成果斐然──當晚收視達到 1,240 萬,較前一年成長近 40%。只是我仍在思考,如果娛樂世界再難大一統,這種頒獎活動最後會走到哪裡去?想到創作者與受眾皆為網路原生的走鐘獎,但因為社群足夠緊密,還能做得有聲有色。頒獎活動本就不需要受限於內容或形式,甚至連眾人常爭論不休的「最好」、「夠好」、「遺珠」等評斷標準都不見得有多重要;在這個時代,重要的是它如何能夠真正代表一個社群的成長與演變、真正反映在當中創造文化與體驗文化的人的意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想法。你也可以訂閱電子報或分享給朋友,以行動支持 22 世紀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