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產業知識的共學實驗
我們如何建立《22 世紀衛星》Discord 社群?
這是幾乎每個人都離不開社群媒體的時代。別的不說,我相信你之所以會閱讀這篇文章,也是因為從社群媒體上得知《22 世紀衛星》的存在。如今,當人們想要獲取資訊時,往往不是使用 Google,而是直接瀏覽或搜尋 Instagram、Reddit 的內容。與搜尋引擎及一般網站不同的是,這些內容來自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實際上這些行為是如何發生、目的又是什麼呢?
上週二,前南方家園出版社行銷企劃黃琪樺發表一篇名為〈《大嘻哈時代 2》1.35 歌詞事件:始終有件事沒講清楚〉的文章,論述饒舌歌手神經元在《大嘻哈時代 2》節目中演唱的歌詞「想要唸醫學系你的大考分數得破表,有人乘了 1.35 還是沒我高」引發的原住民議題。無論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或論述方式,應該都不會否認他顯然花了相當的心思抽絲剝繭、旁徵博引。這篇文章總長超過 6,000 字,同樣身為寫作者,不難想像耗費了多少時間。
該文在 Facebook「台灣嘻哈音樂文化討論社」社團引起熱議,截至今天為止,累計超過 1,000 讚、100 留言、300 分享,如果這些常見的社群數據是寫作的指標,那麼作者的努力應該可以說是值得了。但仔細看留言內容,主要都是典型的網路冷言冷語:「打這麼多誰看得完」、「這邊閱讀測驗一下喔」,一兩句話即推翻了 6,000 字的努力。
我相信你對於上述的網路討論情境再熟悉不過了,根本就是現代人的日常。這裡沒有想要指責留言者的意圖,何況這麼做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類留言在網路上早已舖天蓋地,甚至遠早於 Facebook 之前就頻繁出現在網路上(PTT 長期使用者都看過「直接 end」的推文),不大可能改變。
我同樣沒有要為作者辯護。事實上,文章寫得如何完全不是重點。我想說的是,在現今的大型社群媒體上進行有效討論實在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從這個例子中,任誰也看得出來,作者與多數留言的網友之間的對話完全不對等。什麼意思呢?就是雙方對於互動的形式與內容不具備一定程度的共識,而無法達成有效的對話。一方面,作者在一個輕鬆分享音樂的社群裡,擲出顯然不那麼好啃的長篇大論,可能多少給人單方面用文字壓人的感受;另一方面,留言者則對作者的心血回以輕率不講理的羞辱。
每個人使用社群媒體的目的和方式有百百種,理性討論複雜議題不過其中之一。有些人得到快樂的方式就是在社群媒體上講幹話、旁觀名人吵架、分享迷因。對某些人來說,對著金曲獎入圍名單發表「他誰」的評論純粹是一種快速有效讓自己覺得幽默又高人一等的方法(即使其他人不認同也無妨),他在這件事上沒有獲得新知的需求,自然不需要為了知道「他誰」而去聽那些沒聽過的音樂。因此,今天一篇文章寫得再好,也不見得其他人就必須給予同樣重量的回饋。
這種不對等的互動較不易出現在真實世界,因為真實世界的對話必須面對面,有其無法隨時「滑開」或「離線」的情境和脈絡,也不能隱身在一個扁平的網路身分背後。如果你和朋友見面聊天,對方完全不管你想不想聽,自顧自地滔滔不絕大談原住民議題,也許可以說他有點自私了;而你在聽完後回他一句「講這麼多誰聽得完」,大概也是一種不長眼。正常來說,你們會一邊觀察對方,一邊調整自己,進行有來有往的傳接球過程。然而在社群媒體上,我們常常很像在公共場所拿擴音器講心事的自溺狂,或是聽到路人對話、明明不認識還要插個幾句自爽的白目仔。
我們在社群媒體上很難為不同的使用目的劃清界線,即使有社團、粉絲專頁的功能,也會因為使用者處於同一個平台而使得行為趨於一致。當 Facebook 受眾中有家人、好朋友、一般朋友、陌生網友、同事時,我們很難在發表想法時兼顧所有人的需求和先備知識,如同我先前提及的:
……第一,許多使用者很習慣把所有大小事拿到 Facebook 分享,模糊了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界線。如果你是個常常跟朋友喇賽的人,就算一篇正經貼文也會引來友情的冷嘲熱諷而高機率歪樓。同時,看到貼文的人可能是你的同事、家人、同學、剛認識的朋友,他們對於同一件事情的先備知識差距太大,你一邊解釋脈絡給門外漢、一邊要應對專家的犀利問答,不用多久就可以把自己搞得七葷八素。第二,如果你的社群上有大量在專門領域或職場上認識的人,那很有可能這個社群具有強大的沉默螺旋與同溫層效應,人們會傾向在裡頭取暖、嘗試把人區分為「我們」和「他們」。你也許也看過各種幹話式的朋友互捧、或把哪個討厭鬼的言論拿出來公審一番的情景,大家滿足了情緒需求,卻沒有學到任何事情。
去年一月,原本在 Facebook 上十分活躍的我開始停止發表任何文章,到今年初為了宣傳電子報而不得不再度發文為止,期間長達將近一年,部分原因即是對這種無效互動感到疲倦。如果一篇文章的目的是作為射後不理的炸彈,那麼就很適合使用 Facebook 引發話題、創造影響力。但如果目的是促成良性的對話,或許得跳脫我們對於大型社群媒體的依賴,尋找更理想的環境。
《22 世紀衛星》的 Discord 社群,固然也有強化讀者互動與黏著度的功能,但追根究柢它是出自我自己渴望良性討論、互相學習的私人需求。當初我是在 Water & Music 的 Discord 驚艷於這樣的可能性,不過這個全球最大的音樂產業線上社群已經發展為具備完整組織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無論討論的質或量、治理和運作的機制皆非《22 世紀衛星》現階段要達到的目標。
我們目前要做的事很單純,但並不簡單,因為這種音樂討論的形式和風氣與大眾習慣的大相逕庭。為此我認為有幾個規劃上的重點:
成員過濾
並不是對成員進行身家調查,而是最小限度地保證成員會認同這個社群的價值(也就是《22 世紀衛星》所有文章中傳達的,理性、深度但不失人性探討議題的價值)。為此,我才會把付費讀者身分設為加入社群的唯一條件,因為從產品設計的觀點來看,驗證使用者是否真正需要你的產品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求他們付費。因為有付費,使用者會更容易產生歸屬感,管理產品的人也才有實際動機負起管理和迭代的責任。相對地,這個機制能大幅減少未付費的不特定人士進行窺探或鬧事。
制訂規範
所有成員在加入《22 世紀衛星》Discord 之後,必須同意以下守則,才能解鎖各種權限:
Open and transparent
雖不強制要求實名制,但希望大家都以自己的真實身份在社群中互動。這裡不是一言堂,歡迎各種立場與觀點碰撞。另外,如果討論內容牽涉到自身利益時,應適當揭露。
Rational, polite, and positive
理性思辨、禮貌對話、積極討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在給予建設性批評的同時,也請尊重對方的專業與工作。
No dumb questions
不怕笨問題,只怕有問題不問。
Off the record
社群的討論細節請勿帶到外面,留給所有成員安心的空間。你可以向外人分享你學習到的知識內容,而非哪位成員說了什麼或表達了什麼意見。
Focusing on professional topics instead of gossips
聚焦在專業,而非八卦或私事。這個社群需要所有人以專業身份參與,而非用來潛水觀察別人。
Avoid overt self-promotion
歡迎分享你的專業經驗,但請勿過度自我推銷。
規範的制訂並不容易,因為必須在儘可能減少問題的同時,又為言論自由、多元、平等撐出最大的空間。這些條文短短幾句,卻是經過再三斟酌。你可以從中看到,我們如何創造與 Facebook 不同的對等互動共識──即一切的規則都是為了社群共榮。在這個共識下,可以存在異議,可以容許不同的專業背景和不同程度的先備知識。相反地,你會發現 Facebook 這類平台雖名為「社群媒體」,本質上卻是追求使用者和內容數量極大規模化的廣告公司,無法發展社群共榮的精神,因此才會衍生許多內容管理的問題和爭議。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是前述的成員過濾、非強迫實名制的延伸。成員在加入社群時,系統會提示要進行自我介紹,這看似是個直覺的規則,背後其實設定了某種心理暗示。在「自我介紹」這個頻道一開始,我和幾位創始成員先示範了公開、詳盡、坦誠的身分揭露,所以後續加入的成員在看到示範後,就會依樣畫葫蘆。這對於向來喜歡在網路上潛水和匿名的台灣人來說,是快速推動積極參與的好方法。
在上述三項重點外,我還發現使用 Discord 這類在台灣不算普及(可能較常見於 Web3、加密貨幣、軟體產品客服和電玩社群)的平台有兩項好處:第一是類似付費機制,不熟悉的使用者必須克服學習新軟體的障礙,因此他得足夠認同你提供的價值才會願意找自己麻煩;第二是在相對陌生且封閉的環境,使用者不容易沿用他們在 Facebook 這類大型社群媒體上習以為常的行為模式,而會願意模仿其他「老鳥」。
網路上關於音樂製作和演出技術的資訊向來多元公開,但產業知識則多半鎖在特定公司組織及政府部門內部,或是碎片式零散在各個角落。因此有別於台灣音樂界常見的上對下「老師」、「大大」的訓誨,或是大型社群媒體上缺乏共識的互動,一個能夠以共學為主旨的封閉式社群也許更有利個人養成相關的知識系統。當然,你不見得要加入《22 世紀衛星》的社群,但如果你也意識到了過往討論之無效,何不試著跳脫造成無效的環境,實驗新的互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