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空下,找一種音樂寫作的新方式

13 年專業音樂寫作的自我省思。

在這個時空下,找一種音樂寫作的新方式
👋
22 世紀衛星為專門討論音樂產業與文化的電子報。立即訂閱以接收第一手資訊。

這個春天,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44 巷 2 號的五層樓建築物預定進行都更,包括二樓的海邊的卡夫卡、地下室的河岸留言都將不復存在。今天在盤算怎麼寫這篇文章時,我突然從腦海深處挖掘出一塊蒙塵的記憶碎片──大約 13 年前某個晚上,當兵休假的我和外號「小明」的友人相約在卡夫卡。閒聊一陣後,他臨時起意介紹我與剛好也在店裡的另一個朋友「小峯」認識。小峯工作的公司「映象唱片」代理許多國內外獨立音樂,他一個人兼任唱片企劃和公司宣傳刊物《HINOTER 映樂誌》主編,需要大量的樂評人供稿,剛好用的上熟悉黑人音樂的我。退伍隔天,我把稿件寄給小峯,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靠著寫音樂賺到錢。

13 年的時光改變了很多事。對於今天的故事而言,最大的差別是 13 年前沒有人會在 Facebook 寫音樂、討論音樂。那一代的樂迷貪心地閱讀音樂雜誌和唱片側標而成長、在 BBS 上聚首分享對於音樂的熱情,當中一些外文能力好、收集唱片成癖的青年人跟著國外浪潮一一寫起了自己的部落格。

這篇文章的重點不是懷舊,只是故事必須要從那時說起。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音樂部落客們,你會很驚訝那個時代如何養出一批愛樂成痴、擅長寫作、卻又不可能以此為正職的樂評人,他們單純為了自己的嗜好辛勤筆耕。這些人或許輩份資歷大不相同,甚至有些在部落格風潮出現前就已開始從事音樂相關工作,但他們一同構成了當時網路上音樂寫作的場景。他們是馬世芳(地下鄉愁藍調)、陳德政(音速青春)、胡子平(Ricardo’s Hearing-Aid)、張鐵志(A Not-so-radical Rocker)、陳玠安(橫陳)、馬瓜(靜止的哀愁)、楊久穎(Join 的拐角處)、酒神(21st century schizoid man)、ROXYTOM(路邊一棵榕樹下)、羅悅全(音謀筆記)、小樹(你把我的搖滾樂怎麼了)、d!zzy(Listen Without Prejudice)、大強(Smash Hits Productions)、boyethAn(original remix)、中坡不孝生、Firth(firth’s own isola)、粉紅機器人六號(粉紅機器人六號的香蕉共和國)、小威(jazzfun)、galeer、AstroB(太空猴宇宙放送局)……等,人數多到映象唱片甚至可以推出一張完全由部落客選曲的合輯。如果你也經歷過那時代,或許你連他們的 BBS ID 都還記得起來。小明(Teenage Wasteland)和小峯(音樂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自然也在這群人當中。

不知道從何時起,大家不再寫音樂部落格了。最多人用的樂多日誌關站後,大批文章就此從宇宙消失得一乾二淨;Google 旗下的 Blogger 雖仍健在,但多年來不再更新功能。點進上面的那堆連結,全部年久失修或僅作為備份之用,毫無例外,但還能留下這些珍貴的文章就很不錯了。社群媒體上交流音樂方便得多,那些青年人也早已成為生活中有更多優先事項的中年人,認真寫音樂又遠遠不像美食旅遊開箱容易賺廣告流量。當然,還是有人以各種方式在不同的媒介上寫音樂或做相關工作,只是比起過去那個自由、熱鬧、認真又才華洋溢的場景,終究是少了些什麼。

在不同的大環境下,每個世代也有不同的追求。今日的樂迷不缺資訊,他們要的是更多的現場體驗與社群認同。但對於許多以前的樂迷而言,梳理資訊、閱讀和思考音樂反而才是體驗的主角。

說到以音樂寫作賺錢這事,我算是運氣不壞,一路上都有貴人來邀稿。最多的還是俗稱的唱片側標,不過現在實體唱片難賣得多,發行音樂不見得會真的印側標,類似的稿件可以統稱為音樂文案。寫過流行的 IU、紅髮艾德(Ed Sheeran)、ONE OK ROCK、方大同,也寫過獨立如 Kamasi Washington、非/密閉空間、雷擎。除了金屬樂我當真不懂,古今中外流行音樂範疇大致通通能寫。早期寫一篇五、六百字拿五、六百元,十足廉價勞工;近年字數砍半但稿費乘以十,經濟上才比較像是個值得做的工作。至於音樂媒體在台灣完全是保育物種,可想而知這方面的機會比文案更稀少,偶有時尚或文化類媒體願意撥出一點版面。一般來說,實體刊物的稿費比起純數位媒體稍微優渥,但也有例外。

過去五、六年,我從這項副業得到還算滿意的經濟回報,但此種有酬的音樂寫作對我而言卻愈來愈無聊。現今市場上,對於音樂文字的需求九成以上都是行銷用途,不僅是文案,媒體邀稿往往也是為了刷流量、做品牌,讓寫作的內容與形式非常受限。更有甚者,這些文字成為年輕寫作者主要吸收的養分,他們打從一開始就閱讀行銷文章,以為音樂就是要寫得像那樣。大部份人都忘記自己並不是唱片公司養的行銷人員,沒有義務推廣音樂或討好藝人,反而應該更有機、更自由地寫自己想寫的東西。我之後會再另闢文章討論整個音樂媒體與寫作者遇到的困境。

在有限的中文資源中,已絕版的《男孩吶喊自由鳥》是我常常建議後進閱讀的參考書。書介是這樣寫的:

《男孩吶喊自由鳥》揉合寓言、純淨報導、隱喻評論、黃色新聞體、煙霧彈、長篇荒謬故事、嚴肅的藝人介紹、舊傳說的重敘、老傳奇的更新、第一人稱敘事、噴飯式滑稽劇、流行文化幽默,以及奇怪的社會評論。換言之,就是歷史事實與幻想融為一爐。

音樂寫作,跟創作音樂或其他任何藝術創作一樣,理論上可以用任何形式表達任何內容。尤其對於尚未以此為業者來說,更應該有空間嘗試各種可能性。除了常見的文學與社會學之外,它還可以結合各種專業學問。以知名爵士樂評人泰德・喬亞(Ted Gioia)為例,啟明出版社在發行其著作時如此介紹

爵士樂鋼琴家、音樂史學者,著有爵士樂相關書籍十種,如《爵士樂史》、《爵士樂標準曲》等暢銷書;本書獲《經濟學人》2016年度選書。曾任教於史丹佛大學音樂學院,並創立了爵士樂演奏研究所,過去為www.jazz.com音樂網站的總編,目前是Daily Beast的專欄作家,撰寫樂評、書評,與大眾文化相關評論。2017年5月獲「爵士樂新聞記者協會」(Jazz Journalists Association)頒發「爵士樂新聞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協助成立史丹佛大學爵士樂研究課程,及在爵士樂演奏、教學、著述各方面的貢獻。

這段文字羅列了泰德・喬亞在爵士音樂的驚人豐功偉業,但我反倒認為他的寫作之所以與眾不同,有很大一部份基於他的商學院及矽谷創投工作背景、以及對於歷史研究的熱情。他的電子報《The Honest Broker》不只介紹音樂,還能旁徵博引,前一回批評科技巨頭的發展策略、下一次就轉身談起百年前的文化軼事。還有年輕一代的產業記者兼分析專家 Cherie Hu,曾在茱莉亞音樂學院學鋼琴,後來到哈佛主修統計學,熟悉資料分析常用的程式語言。跨領域的背景為他們的寫作帶來可觀的深度,也塑造出不同的寫作個人風格。

很可惜我沒有他們那麼博學。大概從高中開始,我關心的事除了音樂之外也都是人文社科,十分天真地以為自己除了音樂之外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感興趣。直到我擔任 Taiwan Beats 主編那五年,因業務需要陸續接觸到音樂產業的科技、數據、行銷、投資、永續等方方面面,才知道當中牽涉非常多跨領域知識。雖然它們和音樂本身不直接相關,卻能提供各種理論或實務原則來解決音樂產業的問題。相較之下,我們日常在台灣討論音樂的方式與面向似乎沒有太多新意,好像我們對於音樂的思考存在著極低的天花板。

如今,絕大多數的音樂討論和寫作都在社群媒體上了。以 Facebook 來說,它曾經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資訊流和公共討論空間,也讓懂得利用其演算法和心理機制的使用者有機會成為傳播資訊的中心;但在台灣這個新聞媒體崩壞、公共討論失靈、公私界線不分的環境裡,太過依賴 Facebook 的後果令人堪憂,至少發生在我身上是如此。

如果你對文字有些敏感度,應該會知道什麼樣的文字容易引發 Facebook 社群關注;若是擅長寫文案的人,更能預先為讀者規劃視覺動線與觸發注意的焦點、預測他們可能的反應。為什麼引發注意這麼重要?因為 Facebook:一、不像電視、雜誌是線性的媒體,每一則貼文與前後文無關,且只有極短的時間留住使用者;二、用各種互動數據來定義貼文的好壞;三、自然數據成效愈好的貼文愈能為該貼文和使用者帶來流量。

在沒有影像搭配的情況下,我認為能引發大量注意的文字多半帶有強烈情緒,Facebook 的機制鼓勵使用者表達強烈情緒。當各種興奮、憤怒、傷心、狂喜、嫉妒、委屈,不屑……源源不絕湧進這條資訊流,Facebook 就成了一座情緒的煉蠱場。基於這樣的機制,與其花時間好好陳述事情,還不如用兩三句鋒利的語言來抒發情緒,得到的效果往往更好。這類語言在懶人化後,就成了「笑死」、「瘋掉」、「不可能……吧」等沒有太多實質內涵但充滿高漲情緒的社群流行語。

當然,不見得每個人都會受這種環境影響,但我有很多年的時間不自覺沉溺其中。我太清楚怎麼玩這套注意力遊戲了,要表達任何好惡,我都可以隨手把對方捧成神或罵成豬頭。我完全沒自覺的是──即使我真有什麼觀點值得寫出來,為了獲得社群反應,我寫下的文字往往過於偏頗、去脈絡、誇飾,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某一群人、讓另一群人一頭霧水、害另一群人感到被莫名攻擊、更使得原本有價值的觀點因此有了汙點。我急於引發社群反應,獲得 Facebook 精心設計的數據獎勵(讚、留言、分享),這是一種能強化使用者行為、具高度毒性的回饋系統。我沒有仔細思考自己想說的事情是否真的值得這樣隨便寫下、或用什麼方式才能完整且合理地向他人表達與溝通,我在意的似乎只有鞏固自己成為資訊流核心這件事而已。

對於那段時間的行為,我非常後悔且慚愧。若不是有人強烈指責,恐怕我永遠都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

然而撇除情緒誘因與演算法機制,Facebook 仍然不是個適合好好討論事情的地方。貼文永遠散落在時間軸上,難以查找和建立索引,編輯器對於複雜的內容形式不友善。它的人際聯繫主要基於互相認識的朋友(friend),而非其他社群媒體的跟隨者(follower),這造成兩大問題:第一,許多使用者很習慣把所有大小事拿到 Facebook 分享,模糊了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界線。如果你是個常常跟朋友喇賽的人,就算一篇正經貼文也會引來友情的冷嘲熱諷而高機率歪樓。同時,看到貼文的人可能是你的同事、家人、同學、剛認識的朋友,他們對於同一件事情的先備知識差距太大,你一邊解釋脈絡給門外漢、一邊要應對專家的犀利問答,不用多久就可以把自己搞得七葷八素。第二,如果你的社群上有大量在專門領域或職場上認識的人,那很有可能這個社群具有強大的沉默螺旋與同溫層效應,人們會傾向在裡頭取暖、嘗試把人區分為「我們」和「他們」。你也許也看過各種幹話式的朋友互捧、或把哪個討厭鬼的言論拿出來公審一番的情景,大家滿足了情緒需求,卻沒有學到任何事情。

我並不是說社群媒體上必須時時刻刻公平公正公開、嚴謹而充滿創意,我只是就音樂討論與寫作來敘述社群媒體可能的風險。作為一個人,我也會有講幹話、發洩或分享迷因的需求(比方最近就很常看一些大尾 YouTuber),但當嚴肅話題與輕佻閒聊全部不分場合混在一起時,討論到失控是可以預見的。或許我對此過度認真(但從不認為認真就輸了)、太期待被新的知識震驚。畢竟,這圈子有太多始終沒有辦法往前進步的討論,最後都淪為維護個人立場和偏見的戰場。

想想以下:

  • 金曲獎是否金音化?金音獎是不是金曲二軍?
  • 主流和獨立音樂的界線是否模糊了?
  • 音樂補助和標案的利弊是什麼?
  • 某張專輯是好聽或難聽?
  • 整體市場的消費是成長或衰退?

絕大多數時候,社群上都難以對這些議題產出有意義的討論,你覺得有就有,我覺得沒有就沒有。當中缺乏論證的方法與精神,卻急著想要得到結論。也許我們可以改成以下:

  • 金曲獎和金音獎的任務各是什麼?其入圍者和觀眾在過去十年有什麼人口結構上的變化?各自如何反映到整體市場?是否有數據證明?
  • 主流和獨立如何定義?有沒有其他定義?過去它們之間如何劃出界線?我們應該用商業模式、市場規模、美學還是資本大小來區分它們的不同?有什麼既有的理論可以支撐論點?
  • 為什麼政府要制定文化政策、會受到那些力量左右?補助案和標案如何影響音樂產業的商業運作?它們多大程度影響自由市場?政府應該保護文化、推廣文化、還是投資文化?又如何與台灣的地緣政治、人民的經濟活動相互影響?
  • 超好聽和超難聽的說法都非常極端。有沒有更細緻的方式能夠在它們之間的光譜上,將自己的美學理念與作品進行比較?我們對於音樂的討論是否受到其他專家言論、音樂文案、創作者的意圖所影響?如何與創作者自身的縱向脈絡或與同儕的橫向脈絡進行比較?
  • 成長或衰退的可能成因是什麼?是否有數據佐證?如何以現有資料推估未來趨勢?產業中哪些人會受影響、應該做什麼樣的準備?

這些問題不見得有正確答案,但多花一些時間整理細節、找出思考過程中的漏洞,應該比較有機會接近事實。我希望在討論音樂的過程中不拚輸贏、但求彼此都學到一些新東西。我很相信唐鳳說的

你容忍跟你本來立場不同觀點的能力愈大,你就愈有能力去理解複雜的論點……從練習不打斷別人說話開始。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如果彼此沒有共同經驗,對方就算把事情很有秩序地結構化,也只是腦補而已,而共同經驗就像是準心,用準心來校準,才能學到東西。

藝評家派翠西亞・畢克斯(Patricia Bickers)也提出很類似的看法

藝術評論最重要的不是做出價值判斷,而是一件作品所引發的對話;最重要的是藝術這個概念不斷受到來自各方的議論與挑戰。共識並不必然需要存在;相反的,某些最深刻的對話,發生自同一個討論範疇中完全背道而馳的觀點彼此間的相互碰撞。但這並不妨礙之後在這些對話的基礎上賦予作品價值。
按照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在與他 1936 年的小說《崩潰》(The Crack-Up)同名的短篇小說集導言中的說法,對於創造性才智的檢驗是要「在腦中同時抱持兩個對立的想法,而心智仍可如常運作。」

體認到上述種種問題後,我們大致可以整理出當前音樂寫作需要的外部框架:

  1. 能夠自由寫作、不被市場行銷需求所限制
  2. 能夠獲利
  3. 能夠累積知識、強化脈絡與思考過程
  4. 能夠擺脫有毒的社群機制、促成良性討論循環

而電子報正是非常有機會走出新局面的解法。

下禮拜,我會來談談電子報這項媒體形式如何重新復甦、其中蘊含了什麼樣的可能性;眾多專業作家又如何藉此重回部落格時代百花齊放、甚至在當代創作者經濟思潮中形塑全新的寫作生涯。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想法。你也可以訂閱電子報或分享給朋友,以行動支持 22 世紀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