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檔分享也是一門學問

或許傳送檔案的你,壓根沒想過接收檔案的人是怎麼聽音樂的。

音檔分享也是一門學問
Photo by Midjourney.

我從國三迷上流行音樂開始,長達二十年都是一個瘋狂買 CD 的人,然而我還記得數位音樂如何改變我的聆聽行為。

我大學時正是 P2P 軟體最為猖獗的年代。靠著比當時家中寬頻更快的學校宿網,我學會用 eMule 下載非常多的音樂。我的電腦從不關機,下載佇列沒日沒夜地跑進度,一包包壓縮檔很快就佔滿硬碟空間,逼得我不得不換個新的。那時不會認知自己在「犯罪」或「偷竊」,反而覺得竟然想聽什麼都找得到,簡直奇蹟。

幾年後 P2P 式微,雲端空間興起,網路上到處都是分享下載連結的論壇和部落格。想要找免費音樂聽?Google 搜尋關鍵字「藝人 + 專輯名稱 + download + blogspot」往往不會讓你失望。即使到了今天,這類網站並未因為串流主宰市場而絕跡,比如營運起碼十五年的「New Album Releases」、還有專攻靈魂與放克樂的「FunkMySoul」。

我還是繼續買 CD,但它們於我,已從聆聽的媒介變成音檔的儲存裝置和收藏品。每張 CD 買來就放進電腦轉檔,然後放進櫃子裡供奉起來,鮮少有再拿出來的一天。(道理很簡單:就算不同來源有各自的優點,你終究會希望它們通通集中在一個地方、用最輕鬆直覺的方式管理。)

這個看似帶著 Y2K 式懷舊的故事,在此得請你把目光轉向我當時的電腦螢幕。在你眼前,是個名為「Music」的外接硬碟,裡頭裝滿一個個鵝黃色的資料夾,總計上百 G 的 mp3 檔案。它們有的是我親手從正版 CD 轉檔出來的,有的是從網路下載的,前者混雜在後者之中,有如被貶為平民的貴族,你只能透過一些細節分辨出它們的身分。

這些細節包括:檔案格式、檔名格式、位元率、以及所有的中繼資料(metadata)。只要從其他來源取得的檔案跟我自己轉檔的設定不同,就會造成各種困擾,小則格式不一致讓人看得煩躁,大則資料缺漏導致無法在播放器上正確顯示、曲序亂掉等等。雖然當時已有可以進行多種格式轉檔、或批次修改中繼資料的軟體,但整理起來還是相當費事。

我不知道花了多少個小時,如同一名私人圖書館員般整理那堆音檔。然而那顆裝滿「贓物」的硬碟,或許也不堪如此頻繁的讀寫而在某日宣告壽終正寢。

故事並沒有結束。在今天,只要你在音樂產業工作,就免不了遇到類似、甚至更複雜的問題。我們都有傳送、接收音樂檔案的需求,創作人要把 demo 給合作樂手、企劃宣傳要把試聽檔給媒體,然而過程中難免與各自的數位聆聽方式出現衝突。我們鮮少談論自己如何處理檔案、如何聆聽,因此這種過程往往只完成一半──服務的是傳送方,而接收方只能被動承受。

問題是,接收方的聆聽過程順利與否,實際上也影響了原始傳送目的能否有效完成。如果一份檔案需要對方花費更多心力處理,往往也意謂著對方可能愈懶得理你,尤其當大家每天都有堆積如山的工作時更是如此。

以我自己的觀察來說,台灣的音樂人常常仰賴 Google Drive、Dropbox 這類通用型雲端空間,主要是因為免費、可以存放大量檔案且不拘格式。除了音檔之外,新聞稿、文案、專輯封面、宣傳照都可以放進去。但是它們的缺點也顯而易見,比如線上串流功能只是聊備一格、使用極為不便;連結容易遭到散布,難以追蹤下載的檔案流向。

還有許多人習慣分享 WAV 檔,可是這種格式很吃網路下載量、佔硬碟空間,在中繼資料的讀寫上又有一些限制。如果只是一般試聽或電台播放,或許 320 Kbps 的 mp3 已夠用。

專門處理音樂產業檔案分享需求的科技新創公司 Byta(唸作「Bee-tah」,瑞典語「交換」之意),曾在 2021 年發表〈音樂分享現況〉(The State of Music Sharing)白皮書,深入研究了音樂檔案在傳送和接收之間的鴻溝。他們指出:

  1. 專業人士傳送/接收音檔的行為高度個人化,並依其擔任的職務和工作內容而有所不同。
  2. 分享平台的功能彈性很重要,但首要是容易使用。
  3. 人們不見得希望「有所選擇」,而是一開始就符合他們的需求。
  4. 串流與下載沒有哪個比較好,各有千秋。
  5. 付費的音檔分享平台不是小眾市場。
  6. 安全性和完善的中繼資料位列人們分享音檔的首要考量之一。

用創辦人 Marc Brown 的話來說,Byta 是一個「簡潔安全地傳送、接收數位聲音的應用程式」,其服務對象除了大大小小的音樂人及唱片公司外,也包括近年發展快速的 podcast 和有聲書創作者。他們在 2020 年完成加拿大媒體基金 14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以音樂類 SaaS 新創而言算是相當少見的案例。

上週我有個機會短訪到 Marc Brown,也許可以讓你更了解這間公司一些。


🛰️ Byta 鎖定的市場有多大?

Byta 作為一個用來非公開傳送與接收音檔的平台,能夠支援所有的聲音創作者。SoundCloud 擁有三千萬聲音創作者,Bandlab 剛剛宣布他們的平台有一億音樂創作者,Spotify 則預估平台到 2030 年將有五千萬創作者。所以這大概就是目前的市場規模!

🛰️ 在「#HowWeListen」系列文章裡,我讀到不少專業工作者聆聽音樂時遇到的痛點。不過根據 Byta 網站上的「適用對象」,你們似乎還是服務創作者端、或說是「傳送」端。考量到聆聽音樂的專業需求,你們未來打算怎麼強化這一塊?

你的問題帶出了非公開音檔分享很常見的一項挑戰:溝通不良。我們的行銷頁面著重在創作者或版權擁有者端,因為他們是主動分享的一方,需要了解最多資訊。不過,Byta 的設計有考量到接收方。

你提到的大多數痛點,主要集中在創作者及其團隊分享的音檔時,接收方是不容易聆聽的。少了中繼資料會讓接收方感到很沮喪,他們想聽,卻不知道自己在聽什麼。接收方收到各種不同類型平台的連結,比方 SoundCloud 的串流和 Dropbox 的下載,也會浪費他們寶貴的時間。

Byta 確保傳送方分享歌曲時會附上中繼資料,並且讓他們在一個平台上就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分享音檔,不管是串流、下載、不同的檔案格式等等,解決了上述接收方的所有問題。

🛰️ 早在 Byta 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 PlayMPE、FATdrop、Inflyte 等其他競品了。你一開始是看到了什麼樣的機會呢?

我們的白皮書研究發現,多數音樂從業人士平均使用 4.8 個不同的平台。這其來有自,畢竟多年來有這麼多分享音檔的方式。這些平台有分享「浮水印」宣傳檔案的 PlayMPE、服務藝人的串流平台如 SoundCloud、當然還有 Dropbox 這種檔案服務。

我們的願景一直是讓音檔分享變得更好、也更輕鬆,希望能為傳送方和接收方雙邊帶來更多互動。

🛰️ Byta 目前有什麼護城河或競爭優勢?

我們自豪的是平台很容易使用。不過,中繼資料、檔案規格與音檔安全性的結合是很特殊的,因此打造這樣的平台需要複雜的技術與大量資金。

🛰️ Byta 未來有什麼計劃?

我們從自辦的「數位錄音學院」和「數位發布學院」中獲得非常熱烈的迴響,因此除了持續改善平台,我們也計畫在「#HowWeListen」專案上投入更多時間。


在 Byta 分享音樂時,傳送方可依自己的安全考量進行設定:

  • 要把音檔寄給特定電子郵件名單,還是生成連結?
  • 只能純串流,或開放下載,但限制下載次數?
  • 接收方是否需要登入帳號?
  • 下載的音檔是否要加浮水印?
  • 音檔連結是否會過期?

中繼資料方面,傳送方上傳時,Byta 即會讀取檔案內的中繼資料,讓傳送方進行檢查及編輯,避免因轉檔或其他因素造成的缺漏。一旦中繼資料不全,不易查找還是小事,麻煩一點可能牽涉到版稅無法發給創作者的問題。

如果你把 Byta 的每一項功能拆開,都稱不上是什麼特別創新、亮眼的技術。不過他們有意思之處,就在於對專業使用情境的細膩理解。在之前,恐怕沒有多少人願意仔細思考接收方究竟如何把這些檔案納入工作流程裡。

Marc Brown 出身加拿大,曾經在英國的唱片公司負責電台宣傳,一做就是十四年。他必須常常跟電台工作人員見面,一起聽還沒上市的新歌,說服對方這首歌有多好、多值得在電台播放(真是尷尬而需要勇氣的情境)。這樣的經驗,讓他很熟悉別人聽音樂的反應和習慣。唱片公司要派專人到處聽音樂的成本很高,用網路傳檔案簡單多了。可是要怎麼確保對方收得到連結、願意打開來聽、當中又不會被其他事情干擾或產生額外問題?這大概就是他創辦 Byta 的初衷。

我跟 Byta 沒有任何商業上的合作關係,也不為他們的產品背書。但我在《22 世紀衛星》的 Discord 社群及身邊朋友問過一輪後,發現大家都是使用通用型雲端空間或數位代理商自製的平台。我還蠻好奇,你現在已經知道有另一種選擇,你會想要跳槽嗎?你可以看完收費標準告訴我,或是試用之後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