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音獎停滯的亞洲企圖

五年前的成功轉型,今日的牛步前進。

金音獎停滯的亞洲企圖
Photo by Midjourney.

前些日子裡,我們花了相當大篇幅談論音樂出口這件事,不意外地沒有引起太大的漣漪。原因很簡單,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實在是太遙遠、甚至常常太空泛的一項議題,連已經有好幾年相關工作經驗的我也很難看清它的全貌。問題是,這樣的議題(或口號)又不時出現在各種宣傳文案、行銷計劃和文化政策裡,那麼我們到底要如何去評估其具體作為和成效?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要以金音獎作為上述思考的範例對象。這是因為它在表面上的頒獎和表演活動之外,更是一個實質能提供多種國際參與形式的平台,無論其近年規劃與受眾皆具體將國際納入考量。比起個別藝人或單點、單次的行銷事件,照理來說金音獎更有資源與機會創造出成效。

利益衝突聲明:自 2010 年第一屆到 2022 年第十三屆,我在金音獎的規劃與執行過程中擔任過數種不同角色。不過,目前我與金音獎的主辦單位、承辦單位等均無合作或契約關係,這篇文章既非委託業配、也不會提及任何我過去工作中所得知的任何內部資訊,單純是以一個獨立媒體的立場和視角就公開資訊來進行分析。

2018 年的第九屆金音獎,啟動了在當時看來十分具前瞻性的轉型計劃,包含評審團改採主席制、編列經費舉辦相關演出系列活動,並於隔年將原本只限於海外華語作品參加的「海外創作音樂獎」資格放寬為所有亞洲音樂人都能報名的「亞洲創作音樂獎」。當時的新聞稿這麼寫:

文化部長鄭麗君更在記者會上宣告,金音獎將從今年起結合亞洲音樂大賞活動,邁向國際品牌的轉型願景,希望讓代表台灣自由獨立、多元原創力量的金音獎,與國際有更多連結。鄭麗君:「(原音)我們也希望用三年的轉型期,現在從增加(亞洲)音樂節、國際連結開始,未來希望在音樂節裡面增加國際獎項,這需要後續再進一步徵詢大家的意見。」

從那時起,金音獎每年皆在系列活動中邀請外國音樂人演出,21 人的評審團平均有三、四位外籍評審,典禮上也有外國音樂人演出或擔任頒獎嘉賓。這種「國際連結」的確是很大的進步。

然而三年轉型期過去,到了五年後的現在,所謂的進步似乎無法再往前一步了。這麼說並非無的放矢,我們可以從幾個現象確認:

  1. 歷年外籍評審高度重覆。自 2019 年設立亞洲創作音樂獎起的四屆評審團,韓國的音樂節策展人朴仁烈(Park In-yeol)與日本東京事變貝斯手龜田誠治從未缺席,後者更以頒獎人和演出者身分積極參與。平心而論,我對這兩位都抱持相當的好感,有過私下的互動,也完全沒有理由懷疑他們的專業能力。我所不理解的,無非是金音獎何以無法在評審名單上擴大多樣性、連結更多人脈?當然,有可能原因是希望藉由與特定外籍人士長期合作以深化關係,但實際上是否有此目的、以及成效如何,則不得而知。
  2. 缺乏國際化相關規範。在資訊業有所謂的「i18n」(internationalization)概念與執行方式;翻譯界習慣在一項專案中整理常見的制式翻譯對照表,一定規模以上的單位還會製作或參考相關風格指南(style guide),這些都是為了讓資訊轉換為其他語言時能夠確保專業正確、前後一致、以及不同文化之間能順利轉譯。然而不論是在金音獎的社群、網站報名頁面上,處處都能找到資訊缺漏,翻譯不一致、錯誤或不符國際慣例的情形比比皆是,顯示了金音獎在資訊國際化的處理上仍停留在「發包翻譯」的思維。

    我們從「金音創作獎報名及評分系統維運」採購案文件中,可明確看到「報名基本資料須有英文填寫欄位」、「製作中、英文報名流程教學懶人包」的內容,但我們不清楚承辦的科技公司是否有相關專業。這些網站和文件上不但文字混雜,還有紊亂的資訊架構、不良的 UI 與 UX 設計,就連本國的報名者也時常抱怨,那麼外國音樂人究竟要如何理出頭緒呢?
  3. 獨木難支的亞洲創作音樂獎。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被老闆要求參加一場冗長的會議,實際上與你有關的內容只有五分鐘,剩下的三小時只能浪費時間在旁發呆。那麼,究竟有多少外國音樂人和觀眾對於只有 1/23 的獎項可能涉己的活動感興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