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通訊 #21: 你愈來愈少聽英文歌曲嗎?

順便聊聊當代音樂產業的商業價值與表現評估指標。

讀者通訊 #21: 你愈來愈少聽英文歌曲嗎?
Photo by Midjourney.

上回談到音樂產業結構的重整迫在眉睫,我想分享幾篇短文給你。但在分享之前,我們先來想想兩個問題:

  1. 無論你是做何種職業,究竟會讓人願意為你的工作成果付錢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2. 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如果要了解你目前的狀態和成就,有什麼具體指標可以參考?

很現實也很難回答的兩個問題。以《22 世紀衛星》而言,讀者付費原因可能是希望看到付費牆後面的內容,可能是想要參與 Discord 社群討論,也可能是希望支持我們的理念。可能還有別的理由,不過無論如何,電子報這種 D2C 的商業模式相當單純,要辨識它的價值相對容易。

另一方面,音樂的商業價值又是什麼呢?當代的音樂人雖然不乏與粉絲直接溝通的管道,然而實際的商業價值往往並非來自粉絲對特定音樂人付費,而是掌握在平台經濟和策展經濟的手裡。以台灣常見的音樂節標案為例,主要的商業價值是政府單位為了做政績或推行政策的需求,音樂人的價值是能配合執行需求,音樂水準或人氣不見得是首要考量。當這樣的活動變成促進觀光用途、又免費開放民眾參加時,整個價值鏈就變得更加複雜而破碎。

長期在音樂新創圈工作的 Rob Abelow 前幾天寫了一篇警世文〈Music Is Free〉,就在探討這個時代的老問題。你把音樂放上串流平台之後,表面上因為有人聽,所以你賺到錢。事實上這些錢可能來自廣告主,他們看重的是平台流量的價值;可能來自聽眾,但他們付費理由是希望略過廣告或特定平台功能。

也許音樂產業總是找得到人付錢,但只有掌握終端的付費理由,才有辦法認清價值從何而來。

話說,NFT 熊市好一陣子了,現在你還有聽到哪位音樂人發行 NFT 嗎?但就在這個月,a16z 宣布領投 Sounds.xyz 兩千萬美元。我不覺得他們的聲明有什麼新意──依然是繞過產業中介者、加強 NFT 實用性那一套,但當中提及其合夥人 Chris Dixon 的推文串倒有點意思。

Chris Dixon 將遊戲與音樂產業進行比較,認為它們的商業模式在過去一直都是將內容永久授權給消費者(正確來說,應該是消費者買到儲存內容的載體的物權),然而面對新科技的挑戰,兩者的作法卻大不相同。遊戲產業很快就發現它們可以免費提供內容,從額外體驗(虛寶、角色外觀等)收費;音樂產業則抗拒了好多年,到現在處於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

a16z 想說的是,為什麼遊戲產值能夠爆炸性成長,音樂卻不行?但這問題真的可以對應成「提供音樂粉絲虛寶」能解決的嗎?這兩種內容根本上的體驗和終端價值,要這樣類比或許稍嫌粗糙了。

如果能回答前面的第二個問題,大概就可以找出音樂在市場上的真正價值所在。然而音樂產業記者 Eamonn Forde 認為,串流平台(尤以 Spotify 為主)所採用的「每月聽眾數」(monthly listeners)是非常含糊的指標。每月聽眾數是網路業常用的「每月活躍用戶數」(MAU)的變形,它原本定義就十分寬鬆。對於網路媒體,代表有多少不重複使用者在當月瀏覽網站;對於 app,代表有多少不重複使用者在當月開啟 app。這個指標的含糊,就在於使用者的使用程度可以相差千里。回到音樂串流來看,只聽一次的使用者 A 和聽一萬次的使用者 B,在這個指標中是完全無法區分的。即使稍微進階一點的指標如「追蹤數」、「轉換率」也很難具體勾勒出一組藝人的即時表現。

如果你不常看棒球,可能只知道所謂的「打擊率」、「全壘打數」;但資深一點的棒球迷會知道還有各種進階指標如「上壘率」、「長打率」、「攻擊指數」、「滾飛比」等等來從各種角度分析打者表現。這些指標各有優缺點,也因此它們才能各自鎖定特定要分析的方向,並彼此互補。對於音樂串流,或許我們也可以有「使用者平均聆聽分鐘數」、「加入歌單轉換率」(有別於目前強調「追蹤」的轉換率)等數據;對於音樂節,我們可以有「週邊消費金額」、「觀眾喜愛的藝人與票種結構的關聯」等分析方式。只是如 Eamonn Forde 所說:這些數據一定都有(就算沒有,要統計也不難),只是你看不看得到的問題而已。為什麼串流平台選擇「每月聽眾數」?因為那是它們最能誇大平台效益的方式。

這些現實的問題聽起來真的蠻討厭的。可是在商言商,那就是大家拿出去做行銷、找投資人的表現證明,也是自我評估的參考。如果它們沒有辦法有效呈現真實情況,那麼這個產業當然問題就大了。


⭐ 專題:音樂全球在地化:英美退燒,在地當道


數據研究公司 Luminate 甫發表〈2023 年中報告〉,其中顯示英語的聆聽比例竟然一致呈現連續兩年的下滑趨勢,最大變化幅度甚至超過 20%。我們可以說,音樂消費的「英美退燒」可能是全球性的趨勢。

相信你對此現象應該不會太感意外。單單以美國為例,先是 K-Pop 的全面進襲,接連佔據告示牌排行榜、葛萊美獎和 MTV 音樂錄影帶大獎,如今更反向在美國進行企業併購與落地商務開發;而後又有拉丁音樂隨著〈Despacito〉的爆紅、Bad Bunny 成為全球音樂銷售冠軍而大舉復甦;日本音樂靠著 YOASOBI 一枝獨秀重新找回國際樂迷關注、Afrobeats 的異軍突起……一步步稀釋了英語歌曲的市場。

當代樂迷對於流行音樂的認知似乎溢出了過往英美霸權設下的邊界、也不再侷限於傳統的西洋音樂類型,這讓世界音樂一詞及任何在當代還試圖採用傳統分類法的行動(例如我們上回談台灣音樂獎項)都顯得不合時宜……(👇 點擊下圖閱讀全文)

音樂全球在地化:英美退燒,在地當道
音樂資料分析公司 Luminate 年中報告:「全球英語歌曲聆聽比例明顯下滑」。

👂 新歌推薦

樂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 Erykah Badu 的徒子徒孫,英國女子雙人組 Melonyx 就是這個系列的最新版。首張專輯《Soul Glow》在重現典型 Neo-Soul 質感時毫不含糊,但也能引用不同的節奏元素,讓聽覺不只是懷舊而已。用一個詞來形容,我會說是「精緻的感性」。

英國舞曲兄弟檔 Disclosure 成名十年,與無數大牌明星合作過,但這次首度脫離主流唱片公司的《Alchemy》完全沒有邀請任何嘉賓,是張反璞歸真的作品。《Pitchfork》樂評說得巧妙:「《Alchemy》顯然是一次重新出發,不再利用舞池光環追求排行成績,反而重新定位自己為舞曲藝人,暢銷只是順便而已。」

饒舌歌手 6LACK 向來不是我的菜,但他最近竟然與環境聲音 app 公司 Endel 合作,魔改自己三月甫發行的《Since I Have a Lover》,變成一張可以用來助眠的 Ambient 專輯。成品完全跳脫我原本對他的印象,創造出有些奇幻而朦朧的療癒空間,是近期覺得相當驚喜的嘗試。

近十年日本 R&B 歌手,我首推應該是 SIRUP,而與他同樣出身 SoulFlex 樂團的薩克斯風兼合成器手 KenT 如今也化名 Robe,推出首張同名 EP。短短 15 分鐘繽紛又有活力,推薦給喜歡聽純演奏、Jazzy Hip-Hop beat 的朋友。

挪威電子音樂家 Lindstrøm 十多年前開始以飛騰星際般的太空 Disco 享譽樂壇,新專輯《Everyone Else Is a Stranger》同樣洋溢復古晶亮又流線的質感,一播放就置身科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