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通訊 #26: 音樂怎麼聽才公平?

順便徵求 AI 逐字稿的正確用法。😅

讀者通訊 #26: 音樂怎麼聽才公平?
Photo by Midjourney.

上次寫這系列已經是七個月前了。

一如年初預告的,今年我們做了不少專訪(包括我桌面上還有長達十小時已訪但未處理的錄音檔),得到的迴響也相當不錯。做專訪對我來說有很多好處,第一是因為大部分受訪者是台灣人,可以讓電子報的內容更貼近在地經驗;第二是做專訪可以讓長期在家工作的我有機會多出門走走;第三是專訪「表面上」執行起來較單純,把對話整理起來就是一篇文章,不用像我自己的研究要梳理那麼多資料。

其實第三點根本大錯特錯!跟受訪者當下對話都很開心,但等到回家要整理逐字稿就得仰天長嘆了,因為實在太費時費力。當然現在已經不需要每個字都自己打,靠 AI 工具就能生出一篇堪用的逐字稿,抓摘要、列重點已夠用。可是對於我的文章形式和寫作規則的設定而言,目前 AI 的極限仍明顯擺在那裡──很多的錯字、沒有標點符號、對於嘈雜環境或太黏的咬字分辨能力會降低、以及無法確實分辨不同的說話者。

目前為止,這份電子報裡所有的專訪都是「一問一答」,這是為了呈現出我和受訪者以對等立場互有往來的對話。這個形式會更需要重現對話當下的原文(雖然我會為了閱讀流暢而刪贅字、調換字詞順序),因此必須要以精確的逐字稿作為基礎。

我的寫作很少追求所謂「聰明的簡潔」,反而是希望藉由大量的脈絡、有機流暢的行文節奏,讓你不只知道一件事情「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也知道「如何思考才會得到這樣的結論」。我自己平常在閱讀的時候,往往也是從他人的「思考過程」學到最多東西。我猜想,會喜歡我這種作法的人,大概也是比起單純獲得條列式的新知、更有意願自己思考和摸索的吧。

總之,逐字稿的整理佔據我滿多工作時間的,確實也擠壓到我在讀者通訊系列的產出。如果你知道有辦法讓 AI 在這件事上提高精準度和效率,再請分享給我。

讀者通訊一直以來的用途,是跟大家交流電子報經營近況、分享比較零碎的產業資訊以及推薦的新音樂。我做了很多很多年各種形態的音樂推薦工作,但是那已經不再是我在這個業界的主要功能了。之所以還會在電子報裡放這麼一個區塊,一部分是覺得還是有些音樂比較少人注意,另一部分則希望藉此強迫自己多聽新音樂、跟上時代。

上回音樂類型工作坊結束後,有讀者來找我聊,我才知道原來真的有人需要這些音樂資訊。加上之前 dato 在討論歌單時也提到

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變的,是大家對於被整理好的歌單的需求。大家還是很渴望懶人包。因為分眾變多了,有很多人覺得自己在門外,不知道該怎麼進去任何一道窄門。

所以,如果你也需要音樂推薦,就請留言或回信跟我說吧,我會盡可能多多寫讀者通訊給大家。或者,你有自己的音樂想要宣傳,也可以寄信到 brien@22cs.xyz 給我(但我不能保證會在電子報裡推薦),或是到我們的 Discord 社群的「各類推薦」頻道裡毛遂自薦。

👀 產業焦點

歌曲在串流平台上是否該「被聽完」?

我們過去對於音樂串流的弊病討論了很多,也看到專家們對於現況提出的各種解法,例如:

  • 成長趨緩、收益不夠分?那就調漲月租費。
  • 零頭無法提領、假音樂橫行?那就提高版稅支付門檻。
  • 版稅集中在大牌藝人身上?那就改用不同的版稅分潤模型。

前兩者已經陸續在各平台實施,但最後一項就沒那麼容易了。現行的分潤計算方式可說是串流服務誕生那天就開始採用了,要改動可能得拉整個會計系統下海;加上牽涉到上億首歌曲的利益重分配,有人賺就會有人虧,勢必吵個沒完。

前 Spotify 首席經濟學家 Will Page 最近提出了「完成度門檻」。它的意思是把歌曲的每一次串流聆聽都加上「被聽完」這項條件,才能獲得該次的版稅。如此一來,至少可以先解決現行機制中一首歌曲只要聽 30 秒就被視為一次播放、進而被有心人用程式刷次數的問題。他的立論基礎如下:

  • 「聽完歌曲」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價值:這個意思是,如果一首歌好聽,你就應該會想把它聽完吧?反之,你什麼時候會不把一首歌聽完?無論是它不好聽、或你現在不想聽,總之通常都是那首歌無法提供價值的時候。Will Page 說,串流播放中大約 85% 來自使用者建立的歌單,而非平台的推薦,照理來說完聽率會更高。
  • 無關分潤模型:無論版稅分潤是以全平台播放比例(pro rata)、個別使用者分開計算(user-centric)或其他方式,都可以採用完成度門檻。它不是核心的計算方式,只是排除未達門檻的歌曲。
  • 執行容易:目前播放次數計算使用了兩項監測門檻,一是「開始播放」,二是「連續播放 30 秒」,我們只要再加上「播放到結束」即可。這項門檻是布林值(非黑即白),計算起來相對容易,不需要管每首歌播放幾秒或多少百分比。而且聽完一首歌是被動的,不聽完則需要使用者介入中斷,所以聽完比不聽完更自然。
  • 適用各種歌曲:聽完一首歌容易嗎?如果那首歌長達幾十分鐘呢?Will Page 針對這點進行了資料分析,發現 3 分鐘以上的歌曲完聽率平均在 89% 到 95% 之間;2 到 3 分鐘之間的歌曲剩下 81%;2 分鐘以下的歌曲則連 50% 都不到。Will Page 的結論是,沒耐心的人自然會去聽短的歌曲,有耐心的人自然會去聽長的歌曲。

Will Page 也嘗試提出反論,看看這項門檻是否存在缺失:

  • 「聽完」的價值是否優於「不聽完」:一首 10 分鐘的歌被聽一半,難道不如一首 2 分鐘的歌被聽完嗎?有多少人使用串流平台不見得是為了「聽完」?比方說,聽音樂是我的工作,我會常常為了大概了解一位藝人、一張專輯而只聽片段。

    這個問題可以變得非常複雜,比方說一首歌的價值究竟是取決於使用者、平台、還是創作者?使用者付費是為了聽完全曲、可以自由切歌、跳過廣告、還是其他原因?這些因素該如何影響一首歌能分到的版稅嗎?

    這也會讓被動聆聽優於主動聆聽。如果我睡著的時候還在播 Spotify,我沒有辦法切歌,所以都會聽完,這個情況竟然比我有意識的聆聽還有價值嗎?
  • 分潤機制是否會影響創作者和使用者行為:如果今天完成度門檻真的實行了,你也知道你要聽完才會產生版稅,那會影響到你聽完一首歌的意願嗎?類似的例子像 TIDAL 使用者就能看到每位藝人的聆聽比例,進而感受到「我聽他愈多,他就賺愈多」的支持感。

    當代流行歌曲之所以會把副歌放到歌曲開頭,常常是因為只要撐過開頭 30 秒就能獲得版稅。那如果今天要整首聽完才會有版稅,那麼創作人到底該怎麼讓人願意聽完,可能會大大影響未來的音樂趨勢。

我覺得這整件事的討論最有趣的不在數字的計算,而是我們如何在一個均一價、零和遊戲的機制中重新定義公平。對你來說,聆聽串流的價值又是什麼呢?

👂 新歌推薦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 Moses Sumney 的靈魂樂風格,那應該是「仙」;再加兩個字,可能是「奇幻」。總之你不見得摸透他,但依然會覺得很美。EP《Sophcore》可能是他歷來最入世的作品,開場曲就丟出 trap beat 和 Auto-Tune,讓我一時以為他壞掉了。幸好,後面有調整回來,還是值得一聽。如果你沒聽過他的音樂,我會推薦〈Vintage〉這首,因為裡面唱到「我想要像麥可一樣倒著走」,曲風也相對流行、好入口。

BLK ODYSSY 則是一組很難形容的黑人樂團。我覺得真正的「混種」比較像是這樣──你原本身上就有那些東西,只是每一回丟出來的都不大一樣。嘻哈、R&B、搖滾。《1-800 FANTASY》這張專輯能量充沛又很清爽,適合需要醒腦的工作日下午。

最近要開車或搭車出遊的人,則可以聽聽英國電音製作人 salute 的首張專輯《TRUE MAGIC》。據說它的創作奠基於早年的日本汽車廣告情境,散發出繽紛的流線感。

要是你喜歡聽帶有爵士味的演奏音樂,最近除了大家都很熟悉的 BADBADNOTGOOD 發行三張 EP 的同綑包《Mid Spiral》之外,我也蠻推薦全才製作人 Telemakus 的《Seven of Eight》EP。他之後會發行一張專輯《Eight Ring Revival》,而這 EP 只是先拿其中七首歌出來賣關子而已(所以才叫那名字,不過專輯是有七十首歌嗎)。另外洛杉磯三人組合 Total Blue同名專輯也頗有意思,底層是受 talk box 大師 Roger Troutman 影響的放克節拍,表層則是合成器舖陳的朦朧空靈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