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通訊 #1: 新的開始

電子報定期發刊的嘗試,回顧去年的好音樂,以及對於接下來一年的展望。

讀者通訊 #1: 新的開始
Photo by Midjourney.

大家好,我是 Brien,非常感謝你訂閱 22 世紀衛星的電子報。這並不是我第一次寄電子報,但卻是我第一次承諾要定時寄出的電子報。相對地,你也是透過主動訂閱簽收了這份電子報。因此,我和你之間並非社群媒體上那樣──我想寫就寫、你想讀就讀的漫不經心,而是彼此有一項簡單而具體的共識甚至契約,以此為基礎來定義這樣的互動關係。等到訂閱人數到達 100 人之後(目前 33 人),我或許可以來談談為什麼會選用這樣的形式、工具來做這樣的內容。

大部份讀者應該都是本來就認識我的人。如果你是看到他人分享而訂閱的新朋友,請容我簡短自我介紹:我從 2010 年開始從事職業音樂寫作,前後在音樂產業工作十餘年,經營過一個專門介紹節奏藍調與靈魂樂的網站「URBAN UNION 節奏藍調在台同鄉會」(已停止更新),擔任過網路媒體主編,也時常接受唱片公司、媒體、串流平台邀稿。我對音樂的廣泛探索始自年少時的好奇心,後來的工作包括 DJ、唱片行、唱片代理商都讓我接觸到大量而多元的作品和風格。直到這幾年,我的興趣逐漸從社會與文化面轉向產業面,從商業、經濟、法規等面向來探究音樂世界的現象總能不斷帶給我新的「aha moment」。

回到開頭所說的定時承諾,我不打算給自己設下遙遠到反而無法達到的目標,因此我從今天起會每週寄出一封,連續四週,作為試辦的短期任務(感謝前星箭廣播主持人 Titan 給予的「快閃式電子報」建議)。我想要藉由這樣有時間壓力但又不至於過份艱難的嘗試,打破自己的完美主義,實作內容產品的迭代進程和專業經營。四週後我會視成效進行形式、內容及發刊頻率的調整,屆時再向大家報告。至於目前的內容規劃,主要會是當週的音樂產業新聞整理與評論、還有我推薦聆聽的音樂新發行;此外也會有較長篇的專題,但應該頻率不高(估計 3-4 週一次)。

我從最初構思電子報經營時即已決定,為了維持寫作的獨立性,不會有任何業配或友情報導;如有利益牽涉,也會適當揭露。換句話說,我和哪位音樂人交好、或我為哪間公司服務,都不構成 22 世紀衛星報導他們的理由。這份電子報的內容會完全出自我(以及未來可能加入的共同作者)自身興趣與專業、以及讀者的需求;它的運作基本上也仰賴作者的自律和讀者的訂閱及信任。

大型商業媒體不算在內的話,我目前訂閱的小型電子報大概有 40-50 份,付費的有 5 份。我常常在收到新的一期時紮實感受到閱讀內容的期待與振奮,和從前郵差送來實體刊物的心情相差無幾。希望 22 世紀衛星也能給你這樣的感受。如果你有任何想法、建議、心得,歡迎到我們的網站推特留言;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請協助我們分享給更多人。最後,再次感謝你的訂閱!


2022 年度音樂推薦

2022 年我放下了大部份行銷音樂的工作,意謂著我在音樂聆聽上找回許多自由,不需因為工作義務而被迫反覆聆聽自己不見得鍾愛的音樂,這大概是十年來難得耳根清淨的一段時間。不過也因為年歲漸長,聆聽音樂不再能像以前全神貫注,尤其忙碌或煩亂時通常連音樂也聽不得。因為這期間的觸角並不夠廣、花的時間也沒有很多,因此這篇文章的標題並非講求理性上的「最佳」,而是單純列出對我胃口的作品。

我總共整理出 80 張專輯(皆為 2022 年發行),大多屬於 R&B、靈魂樂、爵士類,只有一小部份是嘻哈、另類搖滾、電子音樂、日本音樂。只要點擊專輯封面,就會導向 Bandcamp 或 Spotify 試聽。


2023 年度音樂趨勢預測

如大家所知,產業趨勢預測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許多業內消息、數據資料作為依據。作為一個沒有太多內線的人,我的預測基本上來自大量閱讀產業新聞,不敢說很準,但我認為產業趨勢預測並不是卜卦用的水晶球,也不見得需要檢討其準確度,其意義是一種歸納和想像的練習。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在閱讀專業研究機構分析前先嘗試做自己的預測,這和一般買股票、基金之類的投資沒有太大差別,而很有可能你的投資決策比我的趨勢預測還要隨便。我在 2021 年初曾經整理了 MIDiA Research、Hypebot、Forbes 三間公司的音樂產業年度趨勢預測,現在回過頭來看也會發現有的很不準,比方「人工智慧音樂進入排行榜」並未發生,而 Hypebot 與 Forbes 對於 podcast 熱潮的下一步預測根本完全相反,但這完全無妨。以下列出三項我自己的預測,之後可能再整理其他媒體的說法給大家參考。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或更專業的意見,也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