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通訊 #6: 從部落格到臉書的音樂寫作

順便慶祝情人節,來一首 Luther Vandross 吧。

讀者通訊 #6: 從部落格到臉書的音樂寫作
Photo by Julius Drost / Unsplash

第 1 期電子報開頭,我說:

等到訂閱人數到達 100 人之後(目前 33 人),我或許可以來談談為什麼會選用這樣的形式、工具來做這樣的內容。

上週因為我在 Facebook 稍微做了一點宣傳,訂閱人數一口氣成長到 170,MRR 也突破台幣 1,000 元。遵照承諾,本週起我會分成三到四次深入討論創辦《22 世紀衛星》的來龍去脈,也一併盤點音樂媒體與音樂寫作的現況。

本週沒有產業快訊分析。但你要是有興趣的話──過去一週最重要的新聞當然是 BTS 的公司 HYBE 同時在美國收購嘻哈大廠 Quality Control 、並成為競爭對手 SM Entertainment 的最大股東。

如果你是新訂戶,歡迎花兩分鐘填寫讀者問卷,讓我們更了解你。

💡
手機上讀電子報不方便?你可以點擊信件標題以開啟瀏覽器。

在這個時空下,找一種音樂寫作的新方式

這個春天,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44 巷 2 號的五層樓建築物預定進行都更,包括二樓的海邊的卡夫卡、地下室的河岸留言都將不復存在。今天在盤算怎麼寫這篇文章時,我突然從腦海深處挖掘出一塊蒙塵的記憶碎片──大約 13 年前某個晚上,當兵休假的我和外號「小明」的友人相約在卡夫卡。閒聊一陣後,他臨時起意介紹我與剛好也在店裡的另一個朋友「小峯」認識。小峯工作的公司「映象唱片」代理許多國內外獨立音樂,他一個人兼任唱片企劃和公司宣傳刊物《HINOTER 映樂誌》主編,需要大量的樂評人供稿,剛好用的上熟悉黑人音樂的我。退伍隔天,我把稿件寄給小峯,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靠著寫音樂賺到錢。

13 年的時光改變了很多事。對於今天的故事而言,最大的差別是 13 年前沒有人會在 Facebook 寫音樂、討論音樂。那一代的樂迷貪心地閱讀音樂雜誌和唱片側標而成長、在 BBS 上聚首分享對於音樂的熱情,當中一些外文能力好、收集唱片成癖的青年人跟著國外浪潮一一寫起了自己的部落格。

這篇文章的重點不是懷舊,只是故事必須要從那時說起。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音樂部落客們,你會很驚訝那個時代如何養出一批愛樂成痴、擅長寫作、卻又不可能以此為正職的樂評人,他們單純為了自己的嗜好辛勤筆耕。這些人或許輩份資歷大不相同,甚至有些在部落格風潮出現前就已開始從事音樂相關工作,但他們一同構成了當時網路上音樂寫作的場景。他們是馬世芳(地下鄉愁藍調)、陳德政(音速青春)、胡子平(Ricardo’s Hearing-Aid)、張鐵志(A Not-so-radical Rocker)、陳玠安(橫陳)、馬瓜(靜止的哀愁)、楊久穎(Join 的拐角處)、酒神(21st century schizoid man)、ROXYTOM(路邊一棵榕樹下)、羅悅全(音謀筆記)、小樹(你把我的搖滾樂怎麼了)、d!zzy(Listen Without Prejudice)、大強(Smash Hits Productions)、boyethAn(original remix)、中坡不孝生、Firth(firth’s own isola)、粉紅機器人六號(粉紅機器人六號的香蕉共和國)、小威(jazzfun)、galeer、AstroB(太空猴宇宙放送局)……等,人數多到映象唱片甚至可以推出一張完全由部落客選曲的合輯。如果你也經歷過那時代,或許你連他們的 BBS ID 都還記得起來。小明(Teenage Wasteland)和小峯(音樂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自然也在這群人當中……


推薦新歌

十年前我還在 R&B 樂團擔任主唱時,有幾位男歌手是我極力試圖模仿的對象,Luther Vandross 即為其一,他應該也是我的「希望復活辦演唱會」名單的第一名。這張專輯如名稱所示,實為 2003 年現場專輯的 20 週年版。在演唱會結束兩個月後,Luther 不幸中風,兩年後撒手人寰。我是在那之後,才從現場專輯感受到他寬廣如海洋如大地般嗓音中的魅力。不同於原本剪輯過的 11 首歌,這次的新版完整呈現當日演唱會內容,除新增 4 曲外,也保留了 Luther 在台上與粉絲互動的聊天環節。比起原版剪輯後製出的完美樣貌,新版聽來有許多小瑕疵,對照起來也是種趣味。對於我們老粉而言,任何能多聽到一點他的寶貴歌聲的機會都彌足珍貴,也非常適合情人節的今天。

推薦曲:〈Superstar〉、〈Love Won’t Let Me Wait〉、〈A House Is Not a Home〉

從前我在唱片公司工作時,進口過 Warp 廠牌發行的 Kelela 首張 EP《Hallucinogen。她雖然身為美國的黑人歌手,但音樂聽起來完全不是你會期待聽到的土味 R&B,反而受英國舞曲場景影響多些,讓我當時聽得並不太習慣。《Raven》是 Kelela 睽違五年的完整專輯,光看封面似乎就能感受到其重量(這十年來,以單色調呈現黑人自我認同的封面設計往往都是重要話題作,比如 Kendrick Lamar《To Pimp A Butterfly》、Kamasi Washington《The Epic》、Adrian Younge《The American Negro》)。以酷兒身份公開出櫃的她,在專輯中暢談黑人女性的生命經驗,這次也將舞曲與抒情兩種風格平衡得恰到好處。前幾天 Kelela 還登上了 Jimmy Fallon 主持的《The Tonight Show》,希望這張專輯能成為她事業往上攀登一個等級的里程碑。

推薦曲:〈Happy Ending〉、〈On the Run〉

其他重要發行


感謝你看到這裡!喜歡的話,在下面按讚或到網站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