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世紀衛星

22世紀衛星

台灣第一個音樂產業研究型媒體暨社群

人間蒸發的音樂—— 步上雲端的時代,音樂檔案何去何從?
Paid-members only
音樂產業

人間蒸發的音樂—— 步上雲端的時代,音樂檔案何去何從?

2019 年,音樂像自來水,龍頭扭開即有。沒人會在家裡放一座水庫,唱片架也從大部份人生活中退休。我們不再擁有,我們只「存取」。我們不關心水從何來;那些供我們聽到飽的音樂究竟本體為何,從來也沒佔據誰的意識。大概只有串流平台的授權合約到期,音樂暫時下架,才稍微造成一點點焦慮。
7 min read
從「都會」談起:音樂產業結構下的種族問題
Paid-members only
黑人研究

從「都會」談起:音樂產業結構下的種族問題

據說,紐約的電台 DJ 法蘭奇柯羅克(Frankie Crocker)於 1974 年發明了「都會當代」這個說法,用以概括統稱當時的各種黑人流行音樂。原因是節奏藍調、饒舌這些名稱聽起來都太「黑人」了,大型品牌會先入為主認定聽眾消費力不足而不下廣告預算。「都會」這個名稱,正可以塑造一種黑白通吃的全新中產階級形象。
6 min read
一首〈The Box〉,看新世代的熱鬧與憂傷
Paid-members only
音樂評論

一首〈The Box〉,看新世代的熱鬧與憂傷

當年的羅迪李奇只是一名初出茅蘆的美國饒舌歌手。其家鄉加州康普頓市,素以兩種印象聞名世界:既是培育出肯卓克拉瑪和德瑞博士等嘻哈巨星的搖籃,也是全美犯罪率前百分之五的幫派巢穴。羅迪小時候曾在當地教會遇見肯卓克,還當場班門弄斧、秀了一段饒舌給他看。肯卓克勉勵他道:「你將來必定是個大人物。」
5 min read